北京邮电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开始的比较早,没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讲真题,再买书就是九月份的时候的大纲解析了,自己九月出的风中劲草,这个还是推荐购买,我们这届的政治大纲变化较大,估计你们这届应该会消停一下,因为大纲一般都是三五年发生一次比较大的变动。在九月之前你要买书的话推荐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吧,他的书都行吧,还有真题什么的。大纲解析看一章,做对应一章的1000题,只做选择,分析题不用看,不要将答案写在书上,因为1000题也不能只做一遍的,写在纸上就可以,1000题我为了查阅答案方便撕成了8份,每一门的题和答案,嘿嘿,这点可以试下!做错的题要在纸上做好标记,在看答案解析的时候把这道题对应的知识点画到解析上,这样后来在做第二遍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可以很快的找到对应的语句,提高效率。
考研数学方面:
在去年的这个时期,我并未计划参加研究生考试,因此我的数学复习从五一开始,但初期收效甚微,直到暑假我才真正投入复习。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时间显得有些紧迫,甚至未能完成所有真题的练习。尽管如此,考试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毕竟今年的数学题目难度较高。我首先精读了《数学全书》(第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十分专注,遮住答案独立解题,然后对比验证,若解对了,就检查解题步骤是否相同;如果出错,便深入分析错误所在。这个阶段耗时较长,持续了三个多月,而我在这期间几乎全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考研英语方面:
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一套+黄皮书新题型训练+阅读理解150篇+红宝书单词。淘宝上都有得卖。英语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时间放在下午,最开始的时候只复习阅读理解,从1997年真题阅读入手,每天两篇,之前看前辈们的帖子说英语真题要做两三遍,第一遍只做题不查单词不对答案,防止记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对答案,依然不查单词。第三遍要把每个单词短语句意全部弄明白,每个选项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时间不够,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两遍。05之后题型比较稳定,难度也开始增加,比较接近现在的风格了。国庆假期结束之前真题阅读应该要做完了,同样的,英语也要预留没做过的几份近年卷子来考前模拟。阅读一定要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单词我一直每天坚持背,背了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期阅读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红宝书,总体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试之前词汇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做数学之前坚持背100词,刚开始背不用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记一个就好,等到把红宝书背了四五遍之后,再来记其他意思,工作量会小很多。从科学上说,一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超过4.5秒。后期做阅读时我会将不认识的单词在红宝书上做标记。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都是往年真题,真题作文参考价值最大,不要相信辅导机构的作文押题,老老实实背真题),大约10月份开始,晚上比较适合长期记忆,然后反复记忆一直到考前。背完两遍之后,买了英语答题纸默写,总是会有拼写错误,会背的不一定会写。作文常用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斜体比较好练,前期可以练一练。10月份我逐步开始新题型和阅读c的专项训练了,用的是往年真题,做完之后又买了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时间放在下午。13年以前的完形很难,大家都得不了多少分,13年以后简单了,大家基本都能拿个7.8分,把真题上的完形好好做一下,不必过多纠结。12月份开始真题模拟了,13-16,做一套分析一套,也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关键。控制工程基础涉及的概念繁多,如控制系统、反馈、稳定性、根轨迹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因它们会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在解答分析题和计算题时都会用到。
掌握数学工具的运用。控制工程中大量的工作都需借助于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数学工具进行。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帮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尤其是拉普拉斯变换,它是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手段,一定要扎实掌握。
再者,实践操作不能忽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凭动手做实验,你更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运作机制,这对理解复杂的系统动态行为有很大帮助。这也是很多学校面试环节可能会考察的部分。
对复习策略,我认为分阶段复习是有效的。初期阶段,全面复习教材,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中期阶段,凭做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后期阶段,进行模拟试题训练,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也要定期回顾基础知识,防止遗忘。
团队学习也是很好的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激励,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