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逻辑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一般吧。政治的复习我是从9月份开始的,复习参考书是教育部的大纲解析,不过要9月下旬出来,你也可以先买本任汝芬或者肖秀荣的书看。前期是复习知识点阶段,一定不能放过大纲解析里的任何一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可能考。能看多少遍就看多少遍。可以做1000题巩固知识点。后期真题做一遍,虽然考过的不会再考了,但我认为可以揣摩命题人的思路和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冲刺阶段背肖和任的最后四套题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选用资料:采用的标准教材是李永乐的数学全程复习指南(我选的是粉皮版本),以及基础过关660题和历年真题。初期学习时,可以边阅读课本,边完成课后练习题。如果看书,建议同时推进不同章节,避免看完一科后再看其他内容感到迷茫。当然,也可配以相关习题同步操练。进入强化阶段,我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学习知识点、典型题目及真题,内容覆盖面广且效率很高。这里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王式安的概率论辅导讲义,还有张宇的18讲和9讲,这些都类似讲义形式,备受推崇。此阶段,可根据个人计划选择相应习题,如全书的基础660题或张宇的1000题。最后的冲刺时期,可以按章节做真题,市面上有很多按章节编排的真题集。完成章节训练后,由于遗忘的部分较多,需要通过完整的真题套卷来进一步巩固。真题至关重要,通过分章节训练掌握每种题型的解法,通过全套真题练习串联所有知识点。老师们通常会对真题的重点部分进行专题讲解,你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规划继续做一些模拟题。数学知识繁多,考研尤其重视基础知识,因此务必牢固掌握,并能融会贯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我英语一直不好,以下我的复习经验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以经验教训。英语我是从10月份才开始复习,主要是把英语单词的书看了三遍,这是快速增加词汇量的方法,我是用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的方法看的何凯文1517,大家可以网上搜一搜,但是这种方法也需要毅力,因为最多时候,一天可能要看1000多个单词,希望能坚持住;阅读方面,我把英语的真题做了两遍,11月份还在精细阅读,到后面来不及就没有精细地分析文章了,但是必须要知道自己每道题怎么错的、文章哪里没读懂、思路哪里有问题等。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理逻辑是数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形式语言、证明理论、模型论、集合论等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是基础,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初学者,可能会被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困扰,这是正常的,关键是要耐心地去理解每一个符号背后的含义。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基础的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入手。熟悉基本的推理规则,如蕴含、等价、否定等,并熟练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证明。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练习,凭做题来巩固理解和提高速度。理解量词的使用及其对逻辑结构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理解。
接着,深入到模型论,理解什么是模型,怎样构造模型,以及模型与语义的关系。这部分需对集合论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深,但也足够应对考试。要熟悉并能灵活运用L?wenheim-Skolem定理和 Compactness定理,这些都是模型论中的核心内容。
再者,集合论的部分,尤其是ZFC公理系统,理解每个公理的意义并能用它们推导出一些基本的结果。比如,理解并能够证明康托尔的对角线引理,它是无穷性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有效的。理解概念的本质,关键的定理和公式,凭做题或者自己设计例子来实践。定期回顾也很重要,防止遗忘。可能的话,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导师,他们的反馈和讨论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