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9月份开始的,先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里错的题最好在课本里划出来以加深印象。我是结合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的资料。课本可以是红皮书,可以是任汝芬的序列一 ,或者是肖秀荣那本核心知识点详解。马原,看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毛中特,我看的是肖秀荣的课本。史纲,多是高中学的历史,用的是红宝书。思修,用的是红宝书。我后来还看了小草,但时间有限,小草没吃透,只过了两遍。考试前,买了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任汝芬的4套卷以及20天20题,最后十几天狂背肖秀荣的4套卷。马原较难,我先学习的毛中特,之后是史纲和思修,最后是马原。建议8月份就开始入手政治,1000题多做几遍,小草上面标出了考过的知识,可以拿来做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据我所见,尽管英语阅读中充斥着冗长复杂的句子,但词汇量始终是关键,掌握足够的词汇对提高阅读理解大有裨益。毕竟,英语语法规则相对直观,即使句子结构再错综复杂,也往往不致于难以理解。因此,在3月至6月期间,我专注于背单词,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强烈建议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这个方法可以让人学到丰富的知识,同时避免了单调乏味。重要的是要不断复习,持续记忆,因为一般人仅靠一次记忆无法完全掌握单词。初期的单词积累阶段为我后续的英语复习节省了不少力气。到了后期,我用红宝书来检验并巩固自己的薄弱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水平。你需对新闻采编、媒介分析、公关策划等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我的建议是,多阅读最新的新闻报道,理解其背后的编辑逻辑和传播策略。利用网络资源,如参与模拟新闻制作或公关活动设计,提高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忽视,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理论,要不断更新自有的知识库。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这部分需扎实的记忆和理解。我推荐使用“深度阅读”法,对每一篇教材或参考书中的重要概念、理论进行深度理解,非浅尝辄止。构建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历年真题是很好的复习资料,凭做题检验理解和记忆程度,找出薄弱环节。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做笔记和思维导图,这有助于整理思绪,强化记忆。定期的自我测试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问题,共享学习资源,相互激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