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数据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基于我个人的经历,参加政治补习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考生对考研政治并不精通。自学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这些概念可能显得相当抽象和难以捉摸,导致在政治复习上花费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此外,政治知识点繁多且琐碎,容易遗忘,所以需要频繁地回顾和巩固。挑选优质的辅导教材,并按照考试大纲的结构整理历年真题,有助于识别考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强化记忆,免得淹没在浩瀚的大纲中,茫然而找不到重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原本对数学一窍不通,但在意识到自身状况后,早在三月就开始了自学之路。一开始,我毫无头绪,不知从何着手。我购买的第一批书籍是李的全套教材和考研数学课本。课本匆匆浏览一遍,由于内容繁多且无法抓住关键点,看完后感觉收效甚微,几乎等于没看。于是,我决定专注于李的复习全书,但初期阅读过程异常艰难,新知识如潮水般涌来,令我应接不暇。后来,我调整策略,战略性地舍弃了一些知识点,咬牙完成了第一轮学习。紧接着第二轮,逐渐填补了遗漏的知识点。自以为有了些基础,便尝试做模拟题,结果真题的难度瞬间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面临挫败感的冲击,我又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将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
考研英语方面:
自暑期起,我便投身于词汇记忆,暑期的重点是提升阅读能力,毕竟“阅读决定成败”。我使用了一本黄色封面的单词书籍,并在完成它之后转而借助扇贝这款软件,每天学习一到两百个词汇,其中数十个是新词,其余则是熟悉的老朋友。如此反复,大约在一百到一百二十天后,我便开始了真题训练。对于英语真题,我视为瑰宝,每隔两天就会进行一次模拟测试。作文部分绝对不可忽视。
我的英语成绩可能未达到期望,除了外部因素,作文可能是导致失分的关键。我对作文的准备工作敷衍了事,尽管辅导班的教师不断敦促我亲自撰写作文,但我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懊悔不已。到了最后阶段,小作文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准备,因此在作文环节吃了亏,唉,真心希望后来的学习者能从中吸取教训。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息管理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信息管理理论、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例如,你需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有深入的理解,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等阶段。数据库系统的ER模型、SQL语言以及事务处理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对信息管理理论,理解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使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你还需熟悉一些经典的信息管理模型,如Damasio的情境理论或Bates的SOAP模型,并能应用它们去解释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 **深度阅读教材**:每门课程都有其核心教科书,这是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石。深度阅读并做笔记,标记出关键点,有助于巩固记忆。
2. **案例分析**:找一些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案例进行分析,你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比如,你研究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如何支持其业务流程的。
3. **编程实践**:可能的话,尝试用SQL进行数据库操作,或者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如Python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加深对数据库和数据科学的理解。
4. **讨论和小组学习**:与其他考生一起讨论,共享知识和理解,提高思考深度和广度。
5. **模拟试题**: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复习。
6. **定期回顾**:信息管理的知识点繁多,定期回顾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这帮助你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