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起,我开始了1000题的征程,同时处理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进入十一月,我专注于分析1000题中的错误,当知识点概要出来后,我迅速浏览了一遍。至于精讲精练,我选择了略过,因为它太厚重,而公共课程的要求相对较低。接着是八套卷和四套卷的阶段。对于八套卷,我仅完成了选择题部分,由于时间紧张,大题未涉及。四套卷则留到了最后两周才动手,我在考试前四天才开始背诵大题,直到考前一天,只勉强完成了一套半,那种压力让我泪流满面。第一轮背诵结束时已接近凌晨11点,然后我又在午夜12点之前复习了一遍。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如果你易焦虑,建议早些准备。在参加集训营之前,我一直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政治,大约从八月开始,我听了文都教育蒋中挺的课程。对于政治学习,关键是要找到一位能吸引你的老师,先通读全书,构建知识体系,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需要深入思考。务必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重复两次,错题要反复琢磨。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数三的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我一直还挺喜欢英语的,平时英语成绩也不差。英语四六级都是一次性通过。不过我不善于做阅读理解,我喜欢做语法题目。但有些经验帖说就算是平时英语很好的人也会在考研英语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差分。所以如果你的英语水平比较好,也不要太得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就大量减少;如果英语水平不好,也不要太悲观,说不定你认真准备后还来个大逆转呢。真的,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是你要付出努力,要钻研英语真题,分析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多朝他们的思维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选项。不要太较真,太固执自己的答案,有时候答案就是那么地不可理解。英语单词不用说,要从一开始准备考研持续到考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背了又忘,但你也只能忘了又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就算过程不顺也要保持好心态,多安慰自己。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这两部分理论是相互补充的,理解和掌握它们需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对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你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价格机制如何调节市场平衡。效用最大化模型、成本收益分析、市场失灵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我建议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并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样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宏观经济学方面,GDP计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常考知识点。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这部分需深刻理解。国际收支、汇率制度等开放经济的内容也不能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解原理背后的逻辑比死记硬背公式更重要。我会推荐使用一些优秀的教科书,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它既严谨又生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配合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定期复习是关键。我通常会把一周的学习内容在周末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把不熟悉或者难以理解的部分再仔细研究一遍。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对我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