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起,我以资料的形式研读徐的权威红宝书;同时启动1000题,我的策略是预先进行一章的选择题,接着查阅相关章节,然后凭记忆复查题目,核对答案,并阅读解析。这个过程结束后,我对政治的整体框架和选择题的命题模式有了清晰的理解。随后,我开始啃红宝书,尽管内容艰深,让人昏昏欲睡,但由于之前的铺垫,阅读还算顺利。我会再次阅读并标注我认为的关键点。接下来购入了小草资料,精读两遍,并按照之前1000题的方法再实践一次。之后,我重温了小草的重点内容,并快速浏览了做错的题目。最后的半个月,各类模拟试题如潮水般涌来,经过这半个月的密集训练,我紧接着专注于背诵时事和研究大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大家刚开始刷全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困难,很多题目都不会,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静下心慢慢来,等第二遍就会发现自己大部分题目都会了。暑假期间争取把《复习全书》刷两遍,实在时间不够的话也要保证能够把高数部分刷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就强调一下作文,我十一月中旬就开始整理作文了,我综合了王江涛的作文讲义,黄皮书,考研英语作文(绿色),考研论坛的范文,我自己的写作,整理了十篇小作文,十篇大作文。全盘照搬别人的范文不符合我自己的写作习惯,我背诵起来也很吃力,所以我就参考几家,自己写作范文,这样难度符合我自己的水平,背诵起来也很快。因为有自己写,所以我在考场上提笔写作才一点不觉得生疏。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深入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从CPU的工作原理到内存管理,再到I/O系统,这些都是构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凭实际操作来深化理解,例如使用模拟器或者动手拆装电脑等。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需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以及排序和搜索算法,并能够按问题选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求解。理解和运用复杂度分析,了解算法的时间和空间效率,这对优化代码和解决实际问题极其重要。
再者,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至少要精通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并熟悉其语法特性、异常处理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对操作系统,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基本概念,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提升编程能力的关键。
网络协议和数据库知识也不能忽视。TCP/IP五层模型、HTTP协议、DNS解析等网络基础知识需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SQL语句的编写和数据库设计原则也需熟练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凭参与开源项目、做编程练习、模拟试题等方式提升技能。多看书,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导论》等经典教材,结合在线资源和课程,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保持对新技术的热情和好奇心,关注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趋势,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这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都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