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首饰评估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占据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备考期间,特别是在10月至11月间,我集中精力一个多月专攻这部分。我使用的是电子版的政治模拟试题集来练习。这些选择题主要涵盖基础知识点,年复一年的变化并不大,因此使用往年的资料也并无妨。总计大约十本电子书籍,我将所有涉及的选择题悉数完成,每日坚持练习1至2套。对于不熟悉或困惑的知识点,我会在完成后查阅课本,查看原文的阐述,同时,针对那些易混淆及个人常犯错误的知识点,我会简要地进行记忆。初次背诵可能会感到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解题能力明显提升。由于是电子格式,我可以方便地把所有做错的题目分类复制到一个Word文档中,以此来识别并改进自己的弱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些心得,简单分享一下数学的学习经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成绩的确与投入的时间成正比,当然,策略和时间同样关键。考研数学其实并不吓人,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知识,考验的是你的耐心和精确度。我在准备期间用了不少资料,如上学期几乎全力以赴于数学,包括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的36讲和1000题、李永乐的660题部分、历年真题、张宇的四套卷以及合工大的五套卷。这些书我有的甚至重做了多次,列出它们并非建议大家都得照做,有人认为题海战术不一定是最佳路径,尽管我个人对此持有保留态度。我的建议是,在掌握好教材的基础上,挑选一本适合的全书来强化理解。其次,面对海量的数学题,有了充足的时间,高效的方法会更有效。对数学而言,归纳总结非常关键,市面上有很多书籍已经做得很好,无需非要自己做笔记。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关键是把知识点烙印在脑海中。最后,如果你在完成真题后仍有余裕,不妨做一些模拟题,数量不必过多,分数也不必过于挂心,关键在于通过模拟题提升应对新题目的敏捷反应,并严格控制解题时间。因为我发现做真题时,已知的题目太多了,所以模拟题能提供新的挑战。我特别推荐合工大的五套卷,难度适中,比张宇的四套卷简单,却又比真题稍难一些。今年的真题,我觉得合工大的风格还挺接近的。希望你们能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资料和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实际上,英语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日常的积累,我并不认同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英语成绩的观点。学习英语没有速成法,必须脚踏实地地记忆词汇、掌握短语搭配、练习阅读理解,以及撰写作文。阅读占据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的最大挑战并非陌生词汇,而是对复杂句子的理解,这需要你在日常中积累语法知识。每次完成一套真题后,给自己评分,若阅读部分达到30分以上,即平均每个阅读错误不超过两个,那就说明基本没问题。作文合计30分,仅次于阅读的重要性。推荐研读张剑黄皮书中各种级别的范文,一些常见的语句可以熟记于心,特别是作文的开篇和结尾,运用得当能显著提升作文质量,效果立竿见影。关于普遍认为较难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由于它们的分数占比不高,无需在此花费过多时间。况且这两部分每年变化较大,难以预测,难度对所有人都一样,你做得不好,别人可能也好不到哪去。因此,英语复习的重点应放在阅读和作文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结晶学是研究晶体形态、对称性以及晶体生长规律的科学,矿物学则是研究自然界中矿物的形成、分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科。这两者在我所选的专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它们能帮助理解宝石的内在结构和特性。
在结晶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晶体的三大基本对称要素——旋转轴、反射面和平移轴,这是理解晶体形态的基础。掌握布拉格定律,它是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用来确定晶体的内部结构。对晶体生长理论的学习,比如Nishio模型和Vonsovsky理论,帮助你理解宝石的形成过程。
在矿物学部分,你需熟悉常见的宝石矿物,如石英、刚玉、钻石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颜色、硬度、比重、折射率、双折射等。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宝石的价值和鉴定。矿物的成因和产地知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理解不同环境下形成的宝石矿物的独特性。
学习这两门课程,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利用显微镜观察矿物标本,进行矿物鉴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能够加深理解。参加实验课程,如X射线衍射实验,直观地感受结晶学的奥秘。
阅读并理解专业文献也是提高学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例如,《矿物学报》、《结晶学报》等期刊中的文章,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