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起,我开始了1000题的征程,同时处理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进入十一月,我专注于分析1000题中的错误,当知识点概要出来后,我迅速浏览了一遍。至于精讲精练,我选择了略过,因为它太厚重,而公共课程的要求相对较低。接着是八套卷和四套卷的阶段。对于八套卷,我仅完成了选择题部分,由于时间紧张,大题未涉及。四套卷则留到了最后两周才动手,我在考试前四天才开始背诵大题,直到考前一天,只勉强完成了一套半,那种压力让我泪流满面。第一轮背诵结束时已接近凌晨11点,然后我又在午夜12点之前复习了一遍。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如果你易焦虑,建议早些准备。在参加集训营之前,我一直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政治,大约从八月开始,我听了文都教育蒋中挺的课程。对于政治学习,关键是要找到一位能吸引你的老师,先通读全书,构建知识体系,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需要深入思考。务必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重复两次,错题要反复琢磨。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很让你头疼,但是你不得不努力。最迟从看到我这篇文章起,你就得开始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英语了,骚年,越早越好。如果你足够努力,过线还是问题不大的;本人复习英语的方法不推荐,可以借鉴,那就是猛背单词。单词是基础,必须要背,这点不用怀疑。不过考研英语相对比较考方法,尤其是阅读的方法,比如要了解什么地方容易出题,出的题都有哪些类型等都比较固定所以也比较好复习,总之,英语复习还是要深抓真题阅读。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因为考研阅读比较需要技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理论知识是基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至关重要。我建议大家先通读教材,构建起全面的知识框架,再深入研读每个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目的、教学方法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等。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能够帮助你在答题时展现深度和广度。
“综合地理”则更注重实践和应用。你需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我推荐大家多看地图,增强空间感,理解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阅读最新的地理科研论文,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这对提高学术素养有很大帮助。地理学科的实验和实地考察也很重要,有机会,尝试参与一些地理调研项目,亲身体验和学习。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巩固记忆,又能帮助我梳理思路。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分配,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难以理解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会用实例或者故事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效。
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大于背诵”。尤其是地理学科,很多知识点需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机制。教育综合则需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我不鼓励死记硬背,是提倡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