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投身政治学习应尽早全力以赴。我发现政治领域其实颇为引人入胜,我们不应排斥或畏惧它。因为只要专心致志,并采用正确的方法,政治科目绝对能够提升你的分数,特别是在像北京这样对政治要求极高的地区。这一点至关重要!我是在九月启动复习的,但我认为这个时间可能稍显仓促,所以我推荐从八月开始,每天晚上分配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不需要太多教材,课本和历年试题都不必看,只需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章节的题目,然后用风中劲草的核心背诵内容巩固,再做一遍1000题的同一章。这些完成后,着手做肖八和肖四,尤其要精通它们的选择题部分。至于大题,只需要背诵肖四,务必滚瓜烂熟。如果时间允许,多做一些模拟题也是有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道路对我而言充满曲折,但最终成绩尚可。在暑假前,我习惯于晨间时光来记忆词汇。进入暑假后,为了提升阅读效率,我转而使用无序单词书,每天诵读并默写一篇《新概念四》的文章(无需滚瓜烂熟,旨在培养语感,不必全文背诵)。这通常不会占据整个早晨,因此剩余的时间我用于完成张剑的150篇文章练习。尽管这本书中的题目水平与真实考试相比略逊一筹,但其选用的文章来源非常优质,与真题相似。即使有时全篇错误也不必沮丧,关键是借助这些文章记住常见词汇,这种方式与早上的乱序单词记忆相辅相成,显著提升了词汇记忆的效果。我一直坚持这个计划直到九月开学,那时我已经完成了无序单词书的学习,张剑的练习也接近尾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我在复习时,特别重视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和统计热力学这四大部分。热力学三大定律是核心,理解并掌握其应用至关重要;动力学部分则需理解反应速率和机理;电化学主要涉及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这部分需结合电路知识来理解;统计热力学虽然抽象,但凭实例加深理解。对公式,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它涉及到大量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我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强调了构建清晰的结构模型和理解反应机制。理解官能团的特性,如醇、酚、醚、醛、酮、酸、酯等的反应性,是基础;掌握重排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则是关键。记忆各种合成路线和转化规律也很重要,但切忌死记硬背,要尝试理解其逻辑和设计思路。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远比机械记忆更重要。我会经常做题,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我会定期回顾,不断整理和梳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我还积极参与讨论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这种互动学习方式对我帮助很大。
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比如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看有机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或者用有机化学的知识解释某些物理化学现象。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我对两门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