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中旬到十月初,我主要通过《精讲精炼》进行个人研读,并辅以《1000题》来实践学习。我在书中标记重要要点,做完题目后再校正并回顾。考虑到学科特性,《精讲精炼》中的大量文字叙述确实有些单调,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部分。坦白说,我对这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并没有过高的期待,主要目标是能够整体理解思想政治,并掌握基础知识点。起初,我对政治复习感到困惑,但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如果你暂时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不必过于焦虑。任何努力都不是徒劳的,看似无用的经历往往是为有用的基础打下铺垫。即使走了一些弯路,那也是在帮你淘汰不适合的方法,为找到更有效的方式铺平道路。
考研数学方面:
起初,我研读教科书,反复阅读了两次,并挑选了一些课后习题来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习题的风格与考研试题有所不同,因此不宜过度沉浸其中。接着,我开始研读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天真地计划在通读一遍后转向复习全书。然而,在看到大约第七章的时候,我意识到难度颇高,继续下去可能会耽误时间。于是,我果断转而直接攻读复习全书,这个决策非常明智,因为复习全书比18讲详尽得多。另外,张宇的书中将数学三和数学一的内容混合,导致整体显得较为困难。由于我已购买了线性代数的讲义,我就从复习全书中抽出线性代数的部分并丢弃,这让书变得轻薄了不少:D 去年的数学是多年来最难的一次,而今年则是最简单的一年,我恰好都遇上了...总的来说,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对自己设定更高的标准,多做一些难题,对于调整考试心态十分有益。7月份,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全书,并结合分级练习,这算作我的第一轮复习,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9月份,我每天做660题中的高数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10道代数选择题以及10道代数题,随后纠正错误,这可以算作第二轮复习。之后,我每周会做2-4套试卷,同时搭配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4套题和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发布,时间便来到了考试之际。这样的学习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最大的问题是好的参考书非常少,没有任何一个资料可以做到与真题水平相当。用书上,我只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我觉得只做真题就非常足够,还有研友推荐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手记,我没有做,所以不评价。真题阅读我是从96年开始做,每一篇做的非常仔细,反复做反复总结。阅读我总结了阅读里所有的point,我每一篇都按方法分析题目类型和选项设置,练了大约五年的真题以后,再做02年以后的真题,阅读一般也就错两到三个。学完之后再分析真题,水平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深入研究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中的基础。例如,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频率响应法、根轨迹法等,都是你需牢牢把握的内容。对这些知识点,不仅要有理论的理解,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MATLAB是自动控制原理的重要工具,无论是进行系统仿真还是控制器设计,都离不开它的支持。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和Simulink模块库是非常必要的。我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实践,凭编写代码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者,稳定性是自动控制的一个核心主题。劳斯判据、赫尔维茨稳定判据等稳定性分析方法,需你能够灵活应用,并能准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状态。PID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整定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要扎实,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找些经典的控制工程实例,比如无人机飞行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等,进行分析和设计,这样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升学习的兴趣。
做题和复习同样重要。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定期的复习和整理知识点,也有助于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我想强调的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并非一蹴就,需时间和耐心。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求成,是要静下心来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克服挑战,顺利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