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你高中是文科生,9月份准备绝对来得及。基础好一些的,10月份开始准备也来得及。主观题部分,我要疯狂推荐肖大大。说实话,主观题我只熟背了四套卷,八套卷看了很多遍,虽然不能完全复述,但大概的答题角度自己都熟。主观题我从11月份开始看,从真题入手,总结了设问的角度以及答题的角度,然后只做了八套卷和四套卷。主观题不管是看哪位老师的,都一定要背,因为一些套话在考场上一定会用到,所以肚子里必须得提前背点东西做准备,最后考试的时候熟练运用记忆材料即可。想拿到高分,还要靠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这点也是我在备考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所以建议各位抽出时间把近2-3年的真题拿出来,好好研读一下真题答案,寻找答题感觉,争取考上75分。
考研数学方面:
常言道,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在考研的过程中,数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应当是最先启动复习的科目,我那时每天都大致浏览教科书,课堂上主要是记笔记(那时候还没全身心投入考研,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我使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八月初开始第一次通读,九月进行第二次,十月则是第三次,总计阅读了三遍,期间还时不时回顾课堂笔记。十一月我才着手做历年真题,仅做了一遍,从2005年开始,涵盖了大约11年的题目。次年,由于有了第一年的基础,我在数学上的投入时间较少,但效率提高了不少,我仔细研读了张宇的36讲两次,虽然买了1000题但连包装都没打开。真题部分,我选择了张宇版,从1986年开始,总共有近30年的试题,之后又完成了张宇的四套模拟卷。这就是我的大致时间规划。给大家提几点建议:首先,务必提前准备,因为专业课程的压力不小,第一年我就因为后期过于专注于专业课,有一个多月没碰数学,导致考试时手感生疏,希望你们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用书:《单词红宝书》、张剑150篇基础版、黄皮书真题、《写作160篇》、王江涛《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注重理解,所以单词尤其重要,刚开始的时候英语只是背单词,一直持续到十月份背的很熟了才停下。大概从五月份开始做阅读题找感觉,选的是张剑150篇基础版,这本书和真题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没太在意。八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需要反反复复地做,把文章仔细的研究,完型和新题型没有特意地练习,只是做了真题。十月份开始准备作文,基本没写,只是背范文。刚开始用的王江涛的书,后来发现这本书的大作文的风格不适合自己,就换成了一本比较小众的《写作160篇》,但小作文还是继续用的王江涛的书。这两年客观题的难度有所下降,再加上我比较擅长做阅读,所以前面的客观题答的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的核心在于运用最优化理论,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整数规划等。线性规划是最基础的部分,理解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关系,掌握单纯形法的解题步骤至关重要。我建议多做实例,将抽象的公式转化为具体的场景,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动态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关键是理解状态转移方程和最优性质。这个部分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一旦掌握了,就能解决很多复杂问题。我会经常画出状态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再者,网络流问题如最大流最小割,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其实有很直观的物理意义。理解 Ford-Fulkerson 和 Edmonds-Karp 算法的工作原理,并凭实际案例进行练习,能有效提升解题速度。
至于整数规划,这是运筹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因它涉及到离散变量的选。理解并熟练运用 Branch and Bound 或 Cutting Plane 方法是关键,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求解,加深对这些算法的理解。
学习运筹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操作同样重要。使用像是 GAMS, CPLEX 这样的优化软件,或者 Python 的 PuLP 库,帮助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我一直坚信,团队讨论和互助学习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一起探讨难题,分享解题思路,这种互动会大大增强对运筹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