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信赖肖秀荣系列教材,加上《风中劲草》与考前的《临门一脚》、肖四、任四及20天20题,政治学习以肖秀荣为首选,其效果显而易见。然而,《1000题》注重基础知识,《风中劲草》则属进阶读物,两者并重是关键,若能将这两本书的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应对考试时单选和多选至少可确保40分(本人高中理科出身,缺乏政治理论基础,本次考试客观题得了39分,但主观题仅得33分,略低于期望)。
政治科目的特点是投入较少,回报较高,但大量投入并不一定保证高分。因此,初期应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内容,大纲公布后每日坚持两个小时的选择题训练就足够了。到了最后一个月,大家通常会挑选肖四、任四和20天20题来冲刺,其中肖四是强烈推荐的,堪称行业典范。任四可能包含较多过往试题,20天20题可作为参考,如果时间充裕,也可尝试其他名师的练习题。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颇具挑战性,有时难以理解某些概念,但我专注于掌握实用的定理和解题技巧。我会把这些要点记在笔记中,并在几天后尝试凭记忆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即使忘记了解题步骤,我也会坚持重试,不断循环,直到彻底掌握。经过这样的努力,第一次通读全书时感到毫无难度,做题变得轻而易举。
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经常包含一些非常有用的推论,在解题过程中极其便利,所以我特别注重熟记它们。我花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完成了660题,但由于当时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考试日期临近,每天只能挤出两个小时左右,导致做题过程较为匆忙,缺乏深入的反思与总结,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真题我是一天一套,主要是由于时间紧迫。
然而,前期的大量练习使我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大多数题目我都能够熟练应对。因此,在面对真题或各类试题时,我能迅速解答,在实际考试中也能顺利完成所有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忠告是:越早准备越好。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但是一定要保持阅读/背单词的习惯。研究生英语不仅是考试,也是为了之后的学术做准备(考研词汇甚至不够),如果觉得专门学英语太麻烦,最好是看本专业论文。我用的参考书只有两本,按顺序是:l张剑《阅读理解150篇》(其实只有100篇),可能因为先拿这个上手,所以觉得难度比真题大,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先做真题再做这本;l《历年真题》,选择题一共做了两遍,从十一月开始,每隔一两天一套,保持手感。后期每天至少一套也就是4篇阅读,不要太纠结正确与否,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比如阅读要带着问题去看文章,一是找关键词,二是定位,三是排除迷惑选项,这里就体现出单词的重要性了,如果你能认真做几年真题,就会发现,每年你不认识的生词难词都很眼熟,多看多记,自然就熟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磁场理论基础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麦克斯韦方程。这四个基本方程——高斯电场定律、高斯磁场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是理解所有电磁现象的基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对矢量分析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向量运算,如点乘、叉乘,以及梯度、散度和旋度等运算,在处理电磁场问题时经常用到。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再者,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也是常考点。掌握如何从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波动方程,并理解不同介质界面的边界条件,对解决电磁波传播问题至关重要。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是最有效的方式。电磁场理论并非单纯的记忆性知识,是需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的能力。我通常会先阅读教材,理解每个概念的物理意义,凭做习题来巩固理解。遇到难题,我会尝试自己解析,实在无法解答时再去查阅资料或教他人。
利用在线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手段。有许多优质的网络课程和论坛,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深度讲解。定期复习也很关键,防止遗忘。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凭模拟考试,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