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着手收集必要的政治理论资料,选择了肖秀荣的一系列产品,不过并非全套,只挑选了其中对我而言最具价值的部分。十月份之后着手准备也绰绰有余。首要任务是通读一本内容丰富的教材,同时配合做题;接着是历年真题和习题集,需耐心解答并仔细核对答案;最后,关注时事以及肖秀荣近期发布的预测卷,这些通常在十二月才会面世。政治复习的特点是前期轻松,后期紧张,与英语持续稳定的复习节奏形成对比,因为它紧密关联当年的热点事件。到了十一月和十二月,集中精力背诵就足够了。分享个小贴士,我在初试的专业科目上表现不佳,但政治和英语的成绩较好,填补了分数差距大约十几分。因此,建议大家别忽视这两门科目,任何可以争取的分数都不应错过,毕竟最终算的是总分呢!
考研数学方面:
在挑选复习资料时,我起初购买了《高数18讲》,随后添置了一本二手的李永乐版复习全书。刚开始时,不建议立即研读复习全书,因为它可能会难以理解。最好将复习全书当作工具书,用于查找公式,它适用于强化学习阶段。绝对不能在未熟悉教材的情况下直接阅读此书,因为它整合了一些章节,适用于基础知识已全面掌握后进行巩固提升。书中的技巧总结十分出色,每个例题和习题都应熟练掌握。这并不是一本厚重的书,因此不会带来太大压力。
考研英语方面:
概括来说,我的英语复习策略主要包括阅读教材、个人笔记整理以及记忆关键点,初期阶段我会分配更多的时间给英语学习。然而,随着专业课程的背诵和政治复习的开始,我就得利用闲暇时间来有效地复习英语。对于写作部分,无需过早焦虑,临考前会有很多模板可供参考,你的任务是创造出独特的个人模板,例如针对图表、图画、优缺点分析及对比论证各准备一篇。近几年,图画作文特别流行,值得特别留意。小作文主要依赖基础能力,词汇量充足,你就能轻松应对,至于背诵模板,我认为并不实际。我尝试过十几个模板,但都没派上用场,最终还是依靠自我创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必须把握其核心概念。无论是描述性统计还是推断性统计,都需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这些是数据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要熟练掌握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以及F分布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回归分析是统计学的重要部分,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如何构建模型,以及如何解读和检验模型的假设,这些都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回归分析不仅仅是计算,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解释结果。
再者,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p值的意义,知道何时进行单样本、双样本或配对样本的t检验,以及何时使用卡方检验或ANOVA,这些都是你需反复练习和思考的部分。
非参数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析也不能忽视。虽然它们可能不如其他主题常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们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你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统计学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只有凭实际操作,真正理解并掌握。找到一本好的教材和参考书,如《统计学》(贾俊平)或《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洪永淼),它们会提供清晰的解释和丰富的例题。
还要提醒一点,不要孤立地看待每个概念或公式,尝试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你从数据收集开始,经过描述性统计,进行推断性统计,到模型建立和评估,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