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流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才启动政治复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我着手阅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快速通读,仅是大致了解,目的是建立对政治的感性认识。看完一遍后,我便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习题集设计得很棒,覆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帮助定位重点,因此我做得非常用心。在做1000题的同时,我会查找《知识点精讲精练》中的对应内容来巩固。此外,我还利用了《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的小册子,多次练习其中的选择题,而书中的文字材料并未深入研读。在四套卷发布前,我没有特意背诵政治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做题来巩固记忆。毕竟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四个备选答案摆在眼前,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能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对我解决选择题很有效,八套卷和四套卷的模拟测试中,我的选择题部分大约得了40分,最终考试实际得分39分,我已经相当满足了。总之,对于选择题,反复刷题以增强记忆和提升直觉是很关键的。
考研数学方面:
二战的时候我反省了很多,主要教训就是1.复习的时候过于注重做题的量,忽略了质,当时做模拟题真题的时候我基本上做完把答案一对,打个分,错了也就随便看一眼就做下一份,到最后只是看起来做了很多题,很用功而已,其实只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2.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晰,二战做题时才觉得其实自己还是有挺多的地方概念很糊涂,导致题目稍微设一个陷阱,我就欢脱的跳进去了。3.预期目标太高,押宝似得把赌注全压在数学这一门课上,数学压力非常大,花了太多时间,一旦在考场上发生变故,心理防线就会瓦解,最终全军覆没,所以千万不要把赌注全押在任何一门课上。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单词在手机APP上过了大概2遍,不过我个人更喜欢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因为那样对于词汇的语境理解更有帮助,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初期阅读我有尝试做过张剑的150篇,但是由于他的解题思路总是无法说服我,所以我做了几篇之后就放弃了那本书…到了9月最终选定专业后,我就一直是围绕真题复习了,从05-15的真题系统地做过2遍,也对每一篇阅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我看来,毕竟真题是最接近最终考题的题目,因此做多少遍看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那才是到时候真正考试时的风格呀~形成一种对于真题风格的独到见解对于做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12月的时候,我买了本小黄书看了看,就基本是作文的准备全过程了。考研英语应该最惨痛的教训也就在这了…最后我的作文可以说是写得超烂…啃真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不要和我摔倒在同一个地方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理论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无论是线性时不变系统还是非线性系统,或者是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都需熟练运用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工具进行描述。这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另一个关键点。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以及根轨迹法等都是常用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工具。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判据是保证设计出的控制系统性能优良的前提。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控制策略,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调整参数。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最优控制等也是需去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凭动手实现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模型,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研中常常考察的一点,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题,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
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我强烈建议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胡寿松的《自动控制原理》和Katsuhiko Ogata的《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都是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它们详细且深入地解释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