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数据科学与全球治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领域既不了解,也感到相当排斥。所以尽管我在十月份初期就开始接触政治学习,却始终无法投入,也无法持之以恒。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当你拿到政治参考资料,比如《风中劲草》或大纲时,可以立即启动复习,但初期只需熟悉内容,无需急于背诵。毕竟这段时间内,各个学科的压力都较大,应优先分配时间给其他科目,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政治学习就足够了。到了十一月,肖秀荣的八套卷等材料会陆续面世,这时你可以完成其选择题,并尝试理解和记忆。进入十二月,肖四会出现,这时候你对其他科目的掌握应该更熟练,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背诵肖四的选择题及所有大题,确保考试时能有充足的话语来回答问题。今年有人批评肖秀荣押题不准确,但我认为主要可能是选择题部分,而大题的质量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对于担忧答题无从下手的理科生而言,熟记肖四的大题是个很实用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拉分太厉害了。好多人都说课本要多看,但是我认为把定理和例题看会了就行了,不用非得弄懂定理是怎么证出来的,浪费时间而且偏离考试方向。要把复习全书至少做两遍,第一遍每道题都做,第一遍做的时候会感觉很多都不会,没关系,刚开始都那样。要结合最近三四年的真题题型来做题。真题要做两遍,特别是近几年的题型要多研究。我觉得大家可以先把课本过一下,不会的尽量问。一定要把基础打牢!
考研英语方面:
小作文基本是书信或邮件,分为建议信,感谢信,推荐信等七八种,每种背诵一些经典的历年真题,一定要背熟,做到下笔如行云流水,想到中文,对应的英文可以脱口而出。大作文可以分为人生哲理类,环境保护类,热点话题类等等,还是每一类背一篇范文,对于自己感觉经典的句式一定要记牢并改写。真正考场上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基本是靠自己的第一反应,所以背诵不在多而在熟,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储备。同时,背下来后要默写,一定要落实到纸上,切忌自以为背的很好,但整篇很多拼写错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科学基础”是一门融合了管理学理论与应用数学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分析、运筹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比如,了解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优化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凭大量的例题和案例来深化理解。我会定期做一些课本上的练习题,也会寻找相关的实战题目进行操练。例如,对运筹学中的模型构建,我会尝试去解析不同的案例,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
数据分析能力也是“管理科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建议大家熟练掌握Excel、Python或R等数据分析工具,这些工具能帮助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实现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学习使用SPSS或 stata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预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我会关注一些真实的商业案例,试图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这样既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至关重要。每次做完题目或者学习完新的知识点后,我都会花时间回顾和思考,提炼出自有的理解和感悟,形成个人的学习笔记。这种方法我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也能更好地发现自有的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