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可以启动政治学习,每晚分配2-3小时来专注这个科目,进入9月后,应更加集中精力深入学习。我对政治复习的策略相当直接,那就是跟随肖秀荣的教材进行。初期阶段,我用他的书籍来打牢基础,同时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细节。9月下半月,我会专注于做选择题,因为最后的成绩往往与选择题得分的两倍相差无几,所以强烈建议大家高度重视这部分。至于主观题,只要在最后阶段背诵肖四、肖八等预测题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把数学花最长时间,我也是。先说说总体规划吧,7月份之前把课本要过一遍,课后习题当然要做,不过挑着做,随便做做就行,没必要全做。然后7、8月份要刷全书了,我是因为前期有老师带着学过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就不多。到了9月份要开始刷真题了,一天一套吧,然后每个人选择的真题不一样,有的是十年有的是15年,我是全都做了。然后开始一边刷全书,一边刷真题,第二遍要好的多,这时候真心觉得老师讲的很多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很有用。第二遍真题我是按章节做的,这里每个人做法不同。然后开始第三遍真题,第三遍真题我是按照百分卷做的,就是新买一套题,在重新做一遍,这时候135、140以上很正常了,这时候真题还是有不会的,没办法就是这么坑,做完第三遍第四遍我就开始专门做错题,不会的题。做完错题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做了近十年的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买两个人的真题来看,因为答案有时候会不一样,我说的是解题思路和角度啊。
考研英语方面:
当初很多人主张不必特意背单词,主张在阅读中学习单词,我并不认同。如今,我较为赞同的观点是,记忆单词的目标并非要求能听、说、写,了解其词源,而是在阅读时能识别出它的意思。我个人的提议是,重点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对于短语,不需要纠结于它是接动词ing形式还是to do(这类知识针对的是完形填空题型),只需关注那些极其常见的搭配,做到能识别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基础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广泛领域。对力学部分,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定律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质点、刚体的动力学问题。热学中,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是核心,需掌握其背后的统计解释。电磁学则涉及到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波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不容忽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节的学习都应始于对整体概念的理解,细化到具体知识点。多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物理定律,不仅仅是记忆公式。遇到难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甚至画图帮助理解,这样既能锻炼思维灵活性,也能加深印象。
实际应用也是学习物理的一大乐趣和重要环节。找一些实例或实验来验证所学的理论,这会你对物理有更直观的认识。例如,凭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光的反射、折射,或者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等,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持续的复习和自我检测同样重要。你定期回顾已学内容,做一些模拟试题,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物理是一门需不断练习和反思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