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占据了我最少的时间,在九月当大纲解析发布时我就开始了学习。然而,我发现政治内容过于单调,难以保持兴趣,因此到了十一月,我甚至还未完成大纲解析的一半,即使是已完成的部分也是匆匆浏览,画线标记后便很快遗忘,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我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练习,可惜只完成了不足五分之一。实际上,我大约在十二月初才真正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对于主观题部分,我选择了28题来准备,只是简单地读了几遍,并未深入记忆,主要依赖于考试时的即时构思。我会引用题目中的一句话,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如果一次没填满,就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直至填满整个答题纸。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我们要奠定基础,采用常见的大学教科书,每学习完一章就完成相应练习题,不必全部都做,只需精选一些重点题目,并确保详细记录数学笔记。这个初期阶段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解决课后问题,我们可以初步掌握知识要点和解题策略。我个人数学底子薄弱,对数学的基本理念理解不深,因此我选择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它的内容较为基础,有助于巩固根基。相比之下,很多同学则选用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深入且全面,包含了许多经典难题,更适合于准备“数学一”的学生。记好笔记是关键,许多模式和技巧需要熟记于心。数学需要每日持续学习,不能间断,直至考试前一天,否则会失去手感。对于那些数学功底扎实的同学,可以利用高数十八讲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可能很多同学会迷信最后两个月背模板,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到那个时候各个科目复习那么紧,你真的能保证静下心来好好吸收写作的各种技巧吗?如果真的想做到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积累,那样不仅是分数的提高,更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平时积累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主题的汇总,了解相关主题所用的词汇,特别要注意一些常用词的同义词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这两门课程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等。两者相辅相成,构建了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在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理论是核心内容。理解GDP、GNP、NDP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含义,以及IS-LM模型、AD-AS模型的应用是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以及开放经济下的 Mundell-Fleming 模型也需深入理解。
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供求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的分析。理解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消费者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厂商,要理解成本函数和产量决定,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方式。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经济学理论多且抽象,需凭大量的例子去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帮助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速度。讨论和思考同样重要,尝试解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经济现象,或者参与论坛的讨论,这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把复杂的理论简化为自有的语言,这有助于记忆。我会利用图表和模型来辅助理解,例如绘制供求曲线图来理解市场均衡,使用 indifference map 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