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键在于跟随肖秀荣的政治复习策略!尽管我平常会留意新闻动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我还是决定按照肖老的推荐,从9月而非暑假开始着手准备。每天晚餐后,我会专门学习政治,初期进展稍显缓慢。当我刚进入第二轮复习时,肖八已经发布,因此错过了第二次翻阅的机会,理想情况下,应当至少过两遍以巩固记忆。首先通读精讲精练,接着闭卷完成1000题,并在核对答案后回溯相关知识点,避免依赖开卷。在肖八问世之前,我没有接触过大题部分。拿到肖八后,我发现自己的选择题得分通常在20至30之间,感到非常焦虑。不过别紧张,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实际考试时能避免的陷阱也就越多。此时,可以开始背诵肖八的大题,不必太过深入,但肖四必须精细背诵。接近尾声的冲刺期,大部分时间应分配给政治,因为在最后关头,政治分数提升最为显著。多练习选择题,因为“得选择者得政治”,而大题部分大家水平相近,选择题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在一战期间,我对英语作文的投入不足,但在二战时,我深感其重要性,于是提早开始每日研读汪江涛的高分写作,并积累了大约15篇大作文和20篇小作文的背诵材料。同时,我也动手练习了几篇文章,避免依赖万能模板,而是自备了一些句子结构、框架和精彩语句。考试时,我能保持冷静,将所学自如运用。我认为,大量背诵是必要的,关键是要熟悉并能灵活应用,这样无论面对何种主题,都能游刃有余。
对于阅读部分,连续两年我都坚持使用丁晓钟的超精解,二战期间也参考了何凯文的方法,但我仍然认为丁晓钟的解析最为深刻,有助于构建思维模式,强调理解的重要性。我反复研习英语真题至少六遍,没有涉及任何模拟题,全心全意挖掘真题的精髓,到最后甚至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考试时我并未感到紧张,反而十分从容地完成了所有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文博综合》的核心在于对历史文化的深度理解和对文物的系统性认知。这包括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脉络、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演变、主要文物类型及其价值,以及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我在备考期间,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历史文献,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史的部分,因这部分内容往往在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
对文物部分,我建议不仅要了解其外观特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我凭阅读《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等专业书籍,对各类文物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尝试将这些知识点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知识体系。
再者,博物馆学的学习则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不仅研读了《博物馆学概论》等基础教材,还尽可能地参观各种博物馆,观察其展览设计、藏品管理、教育活动等方面,使理论知识得以落地生根。
在复习策略上,我采取了“分块复习,定期整合”的方法。将《文博综合》的内容划分为历史、文物、博物馆学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再细分成小节,每天专注一到两个小节进行深入学习。每过一周,我会把这一周学习的内容重新梳理,形成笔记,这样既巩固了记忆,又提高了理解力。
模拟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找来了历年真题和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定时做题,以此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
我想强调的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困难和压力,需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也要懂得适时放松,保证身心健康,这样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