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一名文科出身的学生,我在高中时期对政治有一定基础,打算等考试大纲公布后再正式启动复习。如果你对政治感到不太自信,建议暑假期间就开始,最迟也不能拖到大纲发布时。9月和10月期间,政治的学习可以稍作投入,但最后两个月需要加大复习力度。我的策略是跟随肖秀荣的教程,购买并研读了他的全套考研书籍。普遍来说,考生通常会选肖秀荣或任汝芬作为指导。在我看来,大学的政治教科书不必过多关注,意义不大。我以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作为主要学习资料,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我做了两遍1000题来巩固。我认为,最终的成绩与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只要学习方法得当,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政治都不应成为你的短板科目。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考试拿高分至关重要,而且它也是耗费时间最多的科目。我认为首先应当深入研读本科教材,并完成课后习题以初步掌握知识。(在这里我想抱怨一下我的大学数学教育,过于基础的教学内容让我轻视了数学的深度,结果没能好好研读书籍,导致后来很多定理和公式记不住,即使反复阅读数学全书,依旧印象不深。)接着,你可以开始使用复习全书,市场上的选择有“二李”和“李王”的版本,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前者,但在第二年我也涉猎了后者。通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量多过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有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查看答案,理解为何自己未能解答,然后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學習方法各异,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能有效吸收知识的方法。
接下来便是大量练习的阶段。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等。660题我做得最勤,两年下来至少做了四至五遍,尽管题目难度颇高,但我感到受益匪浅。坦率地说,我缺乏毅力,许多资料刚开始时充满新鲜感,但能坚持到底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你们能有所不同,不论使用哪本习题集,都要全力以赴,彻底消化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试题尤为关键,历年真题必须反复操练。我自己做真题时会在白纸上写下答案和解题思路,之后再进行修正。后期若有闲暇,多回顾几遍,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还算可以,当然也可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暑假过了一遍红宝书,没有背,就是每个单词看几遍记住常见意思,我感觉这样效率比较高,单词我一共过了五遍,每天都坚持看几页单词,没有间断,最后一段时间着重记生僻意思,效果还是很好的。阅读我真是花了很多时间,张剑那本黄皮阅读是完完整整做完,对答案,查单词。做完阅读就上手真题了,真题是分块做的,先是四篇常规阅读(很重要,我当时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完,但是做的很仔细,不会的单词都记在小本本上,最后复习用),然后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作文,作文只写了两篇,其他都是认认真真做完的,有学长学姐说真题要做好几遍,但是我觉得时间不充裕的话认认真真做一遍也够了,了解题目类型,题目难度,以及出题套路就好。作文:时间到了11月中旬,这个时候大家该担心作文了,其实小作文总结10个应用文模版,大作文,有三段,我当时总结了各个段落的写作框架,这篇作文是积极歌颂还是消极批判,每段写几句话,开头写什么,内容怎么描述,如何引申,末端政策措施,如何加入个人观点等等,这些都要自己总结,要不然空有各种模版,写出来的文章相当生硬,没有生命力,老师也很不舒服,分数就不高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核心在于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定律。要深入理解能带理论,明白价带、导带、禁带等概念,这是理解半导体性质的基础。接着,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理解也至关重要,包括晶格振动、位错以及杂质对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再者,载流子的行为,如漂移、扩散以及它们如何在电场和磁场下运动,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对PN结、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必须透彻理解。PN结的形成、电荷分布、击穿现象;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BJT的放大作用及饱和区、截止区、线性区的区分,这些都需凭大量的练习题来深化理解。
半导体器件的非平衡态统计和量子力学基础也不能忽视。虽然这部分相对抽象,但它是理解现代半导体器件如MOSFET、LED、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我建议结合实例进行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相结合,这样会更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的阅读教材,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配合课后习题进行深度理解和实践。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查阅相关文献或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定期复习,巩固记忆,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