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其他相关书籍(分别涵盖知识点和预测题目)。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皮书。直到十月七日左右,收到了《风中劲草》,这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读完一章内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先做单选,再做多选)。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我阅读了两遍《风中劲草》,并完成了一次1000题的练习。接下来,进行了第二次通读,并再次做了一遍1000题,但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专注于解决之前做错的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此外,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也提供了足够的训练。今年,肖四的表现依然出色,在押题方面做得很好。我主要记忆的是他的冲刺讲义,因为它的内容组织得更为条理清晰。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初期阶段要巩固基础,强化计算能力,避免好高骛远,确保解题的准确度。全书的复习要一丝不苟地完成一遍,接着专门攻克做错的题目。然后,挑战近30年的试题,先用前20年的时间来练习,后10年则用于模拟实战。遇到难题,务必深入思考,并记录在错题集中,反复操练。尽管16年和18年的试卷难度较大,但其中的部分问题能在过往的试题中找到相似的类型。因此,彻底剖析每种类型的真题,就能无畏考试的难易变化,考试时也能镇定自若。真题的价值无比重要,别畏惧过早接触,有些人习惯将真题保留到最后,结果只是敷衍了事,无法充分利用。在完成真题后,再去尝试其他模拟题,它们的难度与真题相去甚远。复习过程中,计时模拟考试必不可少,因为近年来真题的趋势是减少技巧性题目,增加计算量,许多考生在考场后常感叹,如果有更多时间,他们能做得更好。
考研英语方面:
重述一下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阶段,熟读范例文章,这是痛苦却又必不可少的。毕竟,没有素材的话,你就无法下笔。大概二十篇左右足以覆盖各种基本题材。其次,归纳各类文章的模式和构架。我个人没有特意去整理,因为记忆范文的过程中,大脑自然会构建出相应的框架。我不建议依赖模板,因为它可能导致混淆或遗忘,并且机械地套用会使文章显得僵硬,可能降低阅卷人的评价。接下来的关键一步是动手写作。这是必须实践的,极其关键,重要到无需过多赘言。如果平日里你只停留在思考题目上,那么考试时你也只能空想,无法流畅书写,更别提错字连连了。如此一来,你的分数很可能大打折扣。因为作文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整洁的卷面,清晰的字迹能为你赢得初步的好感。此外,确保不偏离主题,这直接影响到你的成绩等级。为此,你需要多加练习,特别是现在的作文常以图片形式出现,这对一些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是个挑战。比如有一年的试题描绘的是两个残疾人互相帮助,背景是拐杖,主题是团队合作,却被某些同学误解为残疾青蛙逃避猎杀,主题变成了保护野生动物。看到这样的答案,阅卷老师恐怕也只能苦笑。这确实是一道真实的考研题目,相信你看后也会感到既好笑又无奈。最后,尽量在文章中使用复杂句式和高阶词汇。比如表达“重要”,用essential就比important更有深度。而这需要日常的积累。所以,我认为英语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你的功底如何。至于小作文,务必熟悉所有类型的格式,不要试图投机取巧,随便猜测题目。有一次突然考了“公告”类型,很多同学因不了解格式而失去了宝贵的两分。至于内容,稍作练习就能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GIS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是一种集成地理位置信息和非空间数据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信息。深入理解其核心理念,如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GIS工作流程,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技术是考试的重点。这包括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的理解及转换,以及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你需熟悉如何使用GIS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例如ArcGIS或QGIS,因实践应用往往是理论知识的最好验证。
再者,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要有深度认知。这不仅需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研究动态,还需结合实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编程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Python和GIS库如GDAL、OGR、Geopandas等的应用。掌握这些技能能你更高效地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进行复杂的地理分析。
强化数学和统计基础对理解和运用GIS至关重要。比如,理解地理坐标系统、投影变换,以及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这些都是GIS分析中的常见工具。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读-练-思”的模式。先系统阅读教材,凭做题和实验来巩固知识,反思和整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