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最初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始,接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后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直到11月中旬我才听完整个课程,但仅限于理解大纲。我还购买了政治的教材,却从未翻开过。鉴于政治试题的时效性质,以往的真题帮助有限。我在通读四本讲义之后,差不多已进入备考的关键时期,这时时事政治的资料也随之到来。一方面,我依赖教师整理的重点事件和解析,另一方面则通过解答冲刺题目来提升自己。在冲刺阶段,我主要做的是冲刺题,并基于这些题目回顾讲义中的相关知识点。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卷,在考试前一天或前两天,我才开始背诵肖秀荣四套卷的大题,那个晚上我全神贯注地记忆,背完就休息了,回想起来,真是有点疯狂。
考研英语方面:
我背单词的后期开始在上头写笔记的。晚上学的比较累的时候,大概九点多不想学的时候,我会用这块时间来看单词,比较没有负担,时间过的比较快。笔记和重点第二天早上会先复习,也是文科生养成的习惯吧。从小学习都觉得这样效率高。整个打讲义-做笔记-背笔记-来新的东西过程持续了很久,我是5月初开始做的前几年真题,从最早的时候的题开始,初期只翻译阅读,一天一篇翻译下来并且对着答案改,比较笨也慢,但也莫名的出效果,在后期感觉还是这个基础打的比较好。中期就是暑假做大概2004-2010的,一样的方法,但先做阅读再翻译。最近几年的一定留到后头做模拟,前辈的经验大多是这样嘱咐的,也比较受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史的学习并非简单的记忆年代、人物和事件,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和历史脉络的构建。对古代史部分,我会建议大家注重把握历史的大势,理解各个朝代更迭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例如,秦汉的统一、唐宋的繁荣、明清的社会转型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机制。
对近现代史,要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进程和结果,也要关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例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要节点,不仅要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更要理解这些事件是如何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社会结构。
再者,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一些历史学者的研究著作,如陈寅恪、翦伯赞等人的作品,他们的分析方法和视角能帮助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凭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或参加学术讲座,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复习,并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对错题,要深入思考错误的原因,查漏补缺。
我想要强调的是,对中国史的学习不能孤立进行,它与其他学科如哲学、文学、政治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尝试从多角度理解历史,会学习更加立体,也更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展现出全面的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