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不建议过早开始。我个人习惯在每年的十月份,等政治大纲解析出版后才着手准备。主要参考资料是教育部编纂的大纲解析,同时结合徐之明老师的考研政治红宝书逻辑图解,它能清晰地梳理出政治框架,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历史纲要这部分特别有帮助。另外,我也使用肖秀荣老师的辅导书籍,如命题人1000题,这是做选择题的好帮手,因为选择题是关键,它们直接影响你的政治成绩能否达到70分以上。我在选择题部分除了1000题,还练习了红宝书的900题以及历年真题的选择题。
至于大题,我认为不需要提前太久开始记忆。我自己是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专注背诵政治大题,推荐的资料以肖秀荣系列为主,如肖四、命题人八套卷等,这些在临考前背诵十分有用。通常,考试中会有你背过的知识点出现,答题时根据题目内容展开即可。当然,书写规范和卷面清洁也不容忽视。只要大题回答切中要点,并且字迹清晰,分数应该不会低。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1000题集。由于学习时投入颇深,18讲和另一本9讲的内容我都只过了一遍,线性代数部分则仔细复习了两遍。1000题中的高数部分我也全部完成。张宇的书籍在操作时确实有一定挑战性,感觉难度颇大,特别是在攻克高数C组题目时,甚至有一段时间让我对数学产生畏缩感。但我没有放弃,反而坚持不懈,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速度和技能显著提高。因此,遇到困难不应轻易退缩,有时候困难正是自我突破的契机。此外,从11月中旬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涵盖了近9年的试题,觉得它们并非特别艰难,于是就没有再去做更早年的题目。我还尝试了张宇的8套模拟卷和合工大的试卷,越是难度高的卷子,做完后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越明显。
考研英语方面:
觉得英语复习无需额外材料,只靠真题加词汇记忆就足够了。我是从十月起开始做真题,买了从2004年至2019年的全套,每周完成两套,一套只做一次。考虑到真题有限,最后留下了最近三年的作为考前模拟练习。在没有新题可做的时候,我会重温之前的题目以保持手感。对于长难句,要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十几种分析技巧,阅读时主动应用这些方法解析句子。可以用符号或标点辅助拆分句子,找出主干。此外,尝试模仿这些复杂句型构造自己的句子,初期可以从简单的替换开始,逐渐就能自如运用。将全文翻译后,参照参考书籍检查翻译的准确性,分析理解上的误差,并回顾错误题目中的陷阱,以及正确答案为何误导人,确保完全理解整篇文章。切记,稳扎稳打才能快速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这是一门将数学模型和优化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学科。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等基本理论。你需掌握如何建立模型,选合适的算法,以及如何利用软件工具如MATLAB或LINGO进行求解。对这个部分,我的建议是多做题,尤其是实践性强的应用题,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理解和掌握每种模型的基本性质和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统计学则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科学。基础概念如概率论、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是必须牢牢把握的。其中,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理解尤为重要,它们是判断样本信息是否能代表总体的重要工具。学习统计,大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经济预测、市场调研等。使用R语言或者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也是需熟练掌握的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大家找到一本好的教材,如《运筹学》(胡运权版)和《统计学》(贾俊平版),这些书籍深入浅出,实例丰富。配合网上的课程资源,如Coursera、MIT OpenCourseWare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和习题解答。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帮助,你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这样的互动会大大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笔记体系,这对后期复习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