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文科生,我对政治并未投入过多精力,最终成绩还算过得去。遵循前辈的建议,我选择了几本业界知名的政治辅导书籍,包括教育部大纲解析、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肖秀荣的1000题、真题解析、8套卷、时事与政治以及4套卷,还有任汝芬的4套卷。大约在9月20日左右,随着红宝书的发布,我开始了复习之旅,每天阅读两章节,并配合1000题练习。
在9月至11月期间,我专注于选择题训练,真题中的选择部分也进行了演练。完成第一轮学习后,我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和1000题的错误题目,快速地进行了第二轮复习,因为近年来选择题的趋势更加灵活,常从不起眼的细节中设题,所以我特别注意了每一个知识点。
接下来是肖秀荣的各种模拟题集,包括时事内容,尽管分数不多,但通常较为简单。至于大题,不必过于焦虑,12月份开始集中背诵,主要是掌握答题模板,多背诵就能逐渐掌握答题技巧。个人认为任汝芬的4套卷质量一般,但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非常好,特别是大题,务必全文背诵。20题虽篇幅小巧,同样值得一试。
考试首日,由于太过紧张,我犯下了将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愚蠢错误,这让我十分懊悔。对于大题,应清晰列出要点,如果记不清楚,可以适当发挥几句,因为阅卷老师没有太多时间细看每一道题。大家都说政治是一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高的学科,多背诵总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建议尽早开始政治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也是个学渣,现在六级还没过,刚开始的时候,大三上就已经开始背单词了。一开始被的是绿皮书那个厚厚的,但是大三下以后就换了,单词方面主要用的朱伟的恋恋有词,那本书也不厚,一年下来我估计过了有十几遍吧。最重要的是在十一月份心里特别慌的时候,能有本书,你拿起来就觉得很熟悉,嗯,我这年真的在学了,心理作用很强大。长难句和阅读用的是张剑和何凯文,一开始的时候使用了张剑97-06那本练手,用的他的书,效果还好,在那时候觉得特别重要的是那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抽个时间来背,有可能会背不熟,但是尽量背,那个英语提升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明显的。作文用的考研帮最后的模板,其实也就是自己在里面挑了几句我觉得很经典的话,考试前的时候因为知道英语不好,所以先练了有一个月的英语书写,一方面争取分,另一方面能缓解紧张。考场上先打了草稿然后才在卷子上写,写的很规矩,所以英语分我觉得卷面应该多给了不少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的科目,它包括了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以及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了解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形成宏观的认知。
教育原理部分,重点在于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以及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要深入研读经典教育家如杜威、皮亚杰等人的理论,并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关注当下教育政策和改革动态,这些都是可能的考点。
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则需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不仅要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教育制度,更要理解这些历史变迁背后的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阅读原始文献,以增加深度和广度。
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儿童发展、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也要注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阅读-笔记-复述”的方法。先通读教材,做详细的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理解和记忆线索。尝试不看书复述知识点,以此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定期做模拟题也很重要,既检查学习进度,也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在复习后期,我会把重心放在理解和应用上,不再过多地死记硬背,是凭案例分析、论文阅读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这是考研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