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入了“两会”时间。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也将于15日开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年。上海将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聚焦加快深化“五个中心”建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两会”是汇聚民意、集纳民智,共谋上海改革开放发展大计的盛会,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的生动实践。从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的“五个中心”建设,到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更新、就业创业,以及“一老一小”等民生福祉,民心所盼、民情所向、民意所指,都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思考的话题。
去年“两会”热议的“入境人士境内支付难”,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去年市政协委员联合提案提出的“房票安置”模式,上海首张的“房票”已经在金山区诞生;从新增老年大学门口的公交站,到纠正不合理设置“长实线”引发的驾照扣分,“两会”的声音来自民意,指向问题,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也交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秀答卷。
“人民群众期盼什么,立法就跟进什么”是上海人大工作的响亮口号。过去一年,上海人大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3件;听取和审议17个专项工作报告,组织5项执法检查,开展2次专题询问;听取讨论10个重大事项报告。从区块链、保税维修到商事调解、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用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聚力服务“五个中心”建设、解决民生的急难愁盼问题。
作为一项全新的立法形式,浦东新区法规勇闯改革创新的“深水区”,为首创性改革提供法治支撑,从2021年的首部浦东新区法规,到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运用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应用若干规定》,浦东新区法规已经有了22部之多,立法实践硕果累累,成为上海市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保障之一。
科技创新,必须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近期,上海连续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引发各界强烈关注。今年“两会”上,民进上海市委提出了《关于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机遇,推动本市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九三学社市委拟提交《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大脑”,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提案》。代表委员高质量履职,优质的建议和议案提案,将为上海的能级提升、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上海“两会”汇集众智、尊重群众创新实践、鼓舞“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