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一战政治从10月份开始看的,还看了一遍红宝书,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11月底才做完,复习了第二遍,依然觉得很模糊,好多都记不住,开始后悔不应该做这本书的。到了12月开始心慌了,觉得看着真题选择题都靠蒙,大题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开始狂背,貌似也没用上。二战时从11月中旬开始看的政治了,2000题是扔掉了,认认真真的看红宝书,买了一本配套选择题来练,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题目没有那么多,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可能是因为看过一遍的原因,这一遍很快。到12月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很简单正确率也很高,考试前最后两个星期,我就把红宝书翻出来重新有选择性的看,还看了上课时候做的笔记,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框架,每看完一章,就划个框架总结图,特别是近代史部分,重点时间事件一定要连续地把握好,挑了一些固定的套话背,红宝书复习了一个星期,最后一个星期我就开始重点攻哲学题,因为大题拉差距就在哲学题。我把老师给总结的哲学部分框架自己按照红宝书上哲学原理细化了一下,自己画一张知识结构图,每个原理,方法论意义都包括进去,但原理一定要先理解。找了近三年的政治真题上的哲学题,每个题先答看上去最明显的东西,然后按照框架图一个个的套,感觉有的就写上去,先写原理,再写方法论。这样哲学题所包含的每个原理都答上去了,无懈可击呀 。进考场前我把最后五套卷上做错的选择题看了看,考试的时候正好碰上个我做错过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从分数上将,考研能不能拉开差距就看它了。数学考试题量大,主要考的是你解题的准度和速度,大家多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追求解难题在这种考试里是没意义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用的同济第五版的课本进行复习,基本定理要搞懂,例题要一个一个验算,课后题每个都要保证作对。数学复习最忌眼高手低,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实实进行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大量做题,选择习题册最重要的是要贴近考试难度,太难的是没有意义的。我比较喜欢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习题册难度是我做过的最贴近考试难度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始模拟,这两年这类习题册逐渐多起来了,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关键是要完全模拟考试,找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主要用书何凯文阅读解析、1575单词、长难句、作文,陈正康阅读(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期才买的,3本,黑色)。英语复习时间很长,但进展很慢,我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直用着一本不太好的书:何凯文系列。英语最关键的是阅读,在我做阅读的时候,仅参考何凯文阅读解析,由于前期单词储备太差,每篇真题阅读生词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有道出来的(效率低,费时,有的单词意思不对),大约暑期过后了才刚来一轮。把阅读里的生词,典型句子搞懂,节约不少时间。阅读题解法有方法,单词一定要背的,越早越好,每天一点点,不要停。1575我觉得挺好,都是真题里的单词,出现频率挺高。建议早早拿下。作文的话真的不用担心,到最后10月以后再考虑就好,把英语所有的经历放在单词,长那句,阅读(解题技巧)上吧。要同步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转化和效应的学科,它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你需深入理解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类型,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以及它们的来源、性质和影响机制。
对大气污染部分,重点关注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物的形成和转化过程,以及颗粒物(PM2.5和PM10)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化学原理至关重要。
水体污染则需掌握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溶解、沉淀、生物降解等过程,特别是重金属离子的行为。水体自净过程的理解也是考试的重点。
土壤污染方面,关注农药、石油烃等在土壤中的吸附、扩散和降解,以及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你结合理论与实践。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基础,但也要尝试做一些实验模拟,比如计算污染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浓度变化,或者分析特定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模型。这样加深理解和记忆。
,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尤其要注意的是,环境化学往往需综合应用多个知识点,所以解题时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全局观很重要。
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