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12.8-考试前:背背背,拿到肖四之后每天一套选择题,肖四的题也有好多重复的,所以大家做的分数都普遍偏高。肖四一定要每个题都弄会,不仅要知道为什么选这个选项,还要知道错误选项为什么不选,是表述本身的错的?还是不符合题意?如果不符合题意的话那它对应的表述应该是什么?这段时间我把肖四做了两遍,又把肖八拿出来刷了二轮。遇到自己薄弱的章节知识点,就会拿出小草翻翻,小草没有就看大纲。然后就是背背背了。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一门我是分三轮复习的,第一轮是课本,当时边看课本边做课本习题,我第一轮是从五月份劳动节上来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到七月份中旬课本加上习题一轮结束了。在暑期开始准备复习全书,因为第一遍看课本看得仔细,又有老师的讲解,看起全书不是很吃力,记得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就没有错几个。全书我是一章一章扎扎实实准备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自己算,会做不行还要能做对,当时进度不快,计划是45天在九月份之前一遍过完,后来推迟了一周。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全书的难度略高于真题,但是真的出的很好,要想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全书至少得看两遍。九月份全书一遍完了之后,开始第二遍,一直到十月份中旬,这期间顺带做完了660题,660题出的题目注重概念,易错,难度不小,做完了并消化了它有利于后期冲刺。从十月份中旬之后20天,每两天一套真题,在十一月份上旬就把真题基本做完了,此后划了一周时间总结消化错题。从十一月份下旬开始回归全书做真题,建立框架了,之后就是最后模拟两套真题考试了。上面说的时间轴我建议大家理一理,参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第一轮第二轮每天大概一上午数学,后期三个小时,到了十一月份下旬,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小时一点,主要是被政治占用了不少时间。总结一下,课本一遍,全书三遍,真题两遍,模拟题一遍,每一遍之后都要拿出时间来消化分析弱点。
考研英语方面:
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不少人都误以为掌握一两个通用模板就能高枕无忧,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写作必须通过训练来提升,我自己也是在十月份之后才开始专项练习。首要步骤是模仿,而模仿的基础则是背诵。《160篇经典必背》中的20篇文章还算不错,如果决心坚定,可以选择背诵,碰到精彩的语句记得标记并熟记于心。这条道路并无捷径可走,硬功夫就是背书。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模板,并需持续练习。起初,每周撰写一篇文章足矣,待技巧娴熟后,可缩短至每三天一篇。临近考试,我甚至会做到每天一篇,有时候不需要全文写作,重点在于理清主要思路。此外,不同类型的题目要均衡练习,确保各个领域都得到充分的操练。对于小作文来说,同样是这样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通过背诵来准备,毕竟题型有限,剔除已考过的,实际上需要准备的并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有机化学的基础在于官能团、结构式以及反应机理的理解。每一个化合物的性质,其反应方式,甚至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都与其特定的官能团密切相关。花时间深入理解每个官能团的特性及其转化规则是非常必要的。
熟悉并掌握主要的有机反应类型。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这些都是有机化学的核心。每种反应都有其特有的条件和规律,要凭大量做题来熟练运用,并理解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再者,掌握立体化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的概念,掌握R/S标记法和 Fischer投影式的使用,这些将帮助你理解和预测化合物的空间排列,这对理解反应过程和产物至关重要。
,实验知识也不能忽视。实验室操作技巧,如纯化方法(蒸馏、结晶、色谱分离等)以及各种反应的安全注意事项,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需掌握的技能,也有可能出现在理论试题中。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浙大的有机化学试题通常注重理解和应用,不仅仅是记忆。凭做题,你检查自有的理解程度,找出知识盲点,也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好的笔记整理和思维导图绘制对复习非常有帮助。它们帮助把繁杂的知识体系化,使得复习更加高效。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防止知识点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