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生,我对政治总是感到头疼,但话说回来,一旦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分数损失会很大,所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对于客观题,我大约从10月才开始着手准备政治,其实我个人认为,在当年的官方教材发布之前,最好能结合过去的考试大纲,先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0月才开始看红宝书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紧张,以至于后来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回顾1000题中的错误,但只要扎实地做完1000题,政治的客观题部分一般能把多选题的错误控制在三个以内。毕竟,“得客观题者得天下”,正如老师所说,目标是在考试前,你的模拟试题客观题部分,单选和多选分别最多只能错一个。
对于主观题,起初我特别困扰,总觉得理科背景的我不擅长构造语句,担心无法组织出内容。然而,到了后期疯狂背诵的阶段,我购买了“20天20题”和肖四,逐渐能够熟记于心。考完政治后,我觉得情况还不错,因为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知识已经不知不觉地内化了,写作时仿佛有了如神助。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直至暑假之前,我坚持每日一章张剑的《阅读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别太在意正确率,目前的重点是培养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内容优于答案。也许有人会问,在阅读过程中是否需要记住不熟悉的单词呢?这得看个人情况,如果你觉得时间充足,可以尝试记忆;如果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在手,不必强求。完成《150篇》后,差不多就到了暑假,那时我会开始做97至04年的真题阅读,依旧选择张剑的黄皮真题集。至于每天的数量,随你喜好,我个人选择一天一篇。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你需要收集新词,并结合后面的解析来理解段落、解析问题、剖析复杂句子,甚至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接触一下也无妨。暑假过后,我转向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个关键阶段,题目的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你需要记忆单词、解析问题、分析段落和长难句。每个人做真题的方法各有千秋,有些同学可能会每天处理一年的阅读部分,标记新词、研究长难句,第二遍分析文章,第三遍再分析题目,如此循环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流行。然而,我采取的方式稍显独特,我只做一遍,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我会做第二遍。我每天仅做一篇阅读,当天就会标出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和题目,翻译全文等。因此,这样的复习策略较为另类,学弟学妹们不宜盲目效仿,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这个人可能偏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我都仔细对待,解题时也会反复思考,这就导致进度缓慢,没有多余的时间再来一遍。你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形成独特的解题和阅读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别忘了,真题不能一次性做完,要保留最后三年的,用于考前半个月的模拟测试,严格把控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世界通史的核心在于全球视野。它不仅要求掌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更需将这些历史事件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阅读广泛且深入是关键。我推荐使用《全球通史》作为主要参考书目,结合其他地区性或主题性的历史书籍,如《欧洲中世纪史》、《亚洲文明史》等,来丰富知识库。
构建时间线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制作一份详细的世界历史时间表,将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变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有助于我形成清晰的历史框架,并能迅速定位到具体的历史阶段。在复习时,我会经常回顾这个时间线,加深记忆。
再者,深度解析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是提升理解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的理解,不仅要它们的时间、地点和过程,更要探讨其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对后续历史的影响。同样,像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甘地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影响力也需深入剖析。
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学习世界通史的一大亮点。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当前国际关系分析,比如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等,这会帮助你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并提高分析能力。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不可或缺。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每次完成一套题目后,都要进行反思,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