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1月初,你应该已经完成了《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并对所有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此时,你可以开始研读类似《风中劲草》的知识点书籍,我已阅读多次,主要是先理解再着重记忆关键点。一旦完成《风中劲草》,可以入手肖秀荣的8套卷,专注解答选择题,至于大题,如果有空闲时间就尝试练习,没时间就简单浏览一下。听说今年有些大题出自这8套卷,我当时也做了,感觉挺幸运的。接着是《蒋中挺5套卷》,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购买并背诵其中的大题。据说在2016年,它命中了不少大题,但似乎仅限那一年,其他年份的表现平平。最后,最重要的大题参考资料无疑是《肖秀荣四套卷》,无需质疑,就是要熟记于心。这样,你就准备充分,可以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了。不必担忧大题部分,大多数考生都是通过背诵来应对的。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尝试其他预测卷,以增加知识面。总的来说,我的政治复习就这样了,祝你们一切顺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的核心资料是全书,它适用于初期奠定基础,也适合后期巩固知识。在复习的后期,《660题》是个好选择,因为它系统性地归纳了各种题型,便于有针对性的练习。然而,由于其分类清晰,初做时可能感觉容易,但如果题目顺序打乱,挑战性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尽管有些题目超出了考试范畴,但它们包含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拓展你的数学思维,在真正步入考场时会增加你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宜急于求成,埋头攻克大量难题,精读一本胜于浅尝辄止。暑期进入强化期,重温全书并开始做分级习题和海量习题(如660题或1000题),这两本书的难度都不低,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如果你能彻底消化这些习题,你将在数学学习中无往不利。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来临之际,我购买了一本单词书,提前翻阅了几次。重要的是,不必逼迫自己硬记每个单词,这是不切实际的。大多数单词能记住就已经足够了。接着,通过实践做历年真题来进一步记忆单词,并了解它们的出现频率。实际上,许多考试大纲中的词汇在真题中并不常出现,就算记住也可能派不上多大用场。光凭单词,英语学习远远不够,像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新题型等部分,还需要你能将这些单词串联起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我个人使用的是张剑老师的《黄皮书》,完成了大约十五年的真题(我觉得其他各类模拟题没什么帮助)。我做了两遍,做题的同时,不仅要做题,还要复习生词、短语和复杂句子。直到考前半个月,我才开始着手准备翻译和作文。考试时,我选择先写作文,希望能用上之前背诵的内容。然而,完成作文后,我发现自己难以进入阅读的状态。尽管如此,最终的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如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等。这些知识构成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深入学习极其重要。我建议凭阅读教材,结合实例去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不是仅仅死记硬背。
深入研究相图。相图是材料科学中的核心内容,它描绘了不同温度和成分下材料可能存在的相态。理解和应用相图需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但是一旦掌握了,就能预测材料的性能并指导实验设计。我会推荐做大量的相图解析练习题,以此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结合。材料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凭实验验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参与实验室的工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对材料性质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材料的实际应用。了解各种测试方法,理解性能变化的原因,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内在机制。
持续关注科研前沿动态。材料科学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定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为答题提供新颖的角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每天的学习结束后,花一点时间回顾当天的内容,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