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底开始了政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期是从七月下旬到九月底,主要是全面梳理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通常每堂课后会有少量练习题,我倾向于先自行尝试,随后听取教师的解析来加强理解。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步进行《1000题》的练习,听完一个单元后配合《1000题》来巩固记忆,因为政治知识点繁多且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很可能前一天记住的内容第二天就会遗忘。通过解题,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关键考点和易设陷阱的部分。首次做《1000题》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答题。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纸上记录答案,核对后在书上标记错误的题目,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挑选重点。这一阶段,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安排相对自由,通常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穿插学习,注重理解性记忆,可作为大脑休息的科目。
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是第二阶段,我依旧侧重于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并结合使用《肖秀荣时政》。这段时间的日程更为规律,早上大约花费1到1.5小时重温讲义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则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新做一遍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如果再次出错,需要剖析原因,专注记忆涉及的知识点。经过这两轮,对选择题的掌握应该会有所提升。此阶段还可以融入《肖秀荣时政》,闲暇时翻阅几页,书中的重点内容会用黑体突出,其余部分有助于深入理解。时政书附带的选择题最好做一做,因为这些题目按专题呈现,如同微型文章,可能难以抓住考点,通过解答选择题,能更清晰地辨认出考点所在。肖老师的时政题预测非常准确。
最后一个阶段,即十一月中旬到考试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大题,同时持续记忆选择题考点。大题部分没什么捷径,就是反复背诵,我主要背了肖四及部分肖八,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多背一些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六月份起,词汇学习将融入阅读理解的训练,因为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初期练习时,不要急于在试卷上填写答案。不用追求速度,每天完成一篇即可。我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每读完一篇文章,不仅要完成它,还要在纸上逐句翻译。首先抄写下句子,然后自我翻译,查找不懂的词汇,最后对比原文翻译,找出差异。这个步骤可能相当具有挑战性,但只要坚持半个多月,完成15篇这样的翻译,你会发现你的阅读速度、翻译技能和词汇量都有显著提升。有些教师认为阅读不是翻译,无需完全理解,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毫无帮助,如果不理解,如何答题呢?仅仅依赖技巧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期望进步的同学来说,扎实的基础复习至关重要,这样到了后期,你会感到更加从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决定是否需要专注于语法或翻译,并将这两项纳入你的复习计划。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公共管理学,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组织行为、行政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如“行政职能”、“公共决策过程”等。深入阅读教材,尤其是经典著作,能帮助构建扎实的知识框架。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凭阅读学术期刊或新闻报道,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做案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对考试和未来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公共政策分析则更注重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需理解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形成、执行和评估。这里的关键在于掌握各种政策分析工具和技术,比如成本效益分析、影响评估等。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元角度审视政策问题,这是这个科目考试中的高分点。建议大家广泛阅读政策报告,尝试自己进行政策分析,以此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复习过程中,笔记整理至关重要。我会将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提炼出来,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既方便记忆,又便于后期回顾。定期自我测试,模拟试题训练,帮助适应考试节奏,找出知识盲点。
团队学习也是我很推荐的方法。与同学一起讨论,不仅能激发新的思考,也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凭交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