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最好在暑假两个月时间里将马原部分消化的差不多。大多数考生到政治复习后期都会感觉马原部分晦涩难懂,因此在暑假一定要先看一遍马原。当达到能分析题目为何如此设置的程度时,对于马原的复习就算差不多到位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对马原选择题错误选项的分析,一定要在题目旁标注,这个选项为什么是错的,如此复习才能事半功倍。政治到后期冲刺阶段时,一定要信奉一条以保证城池不失,即紧跟大流。政治总体来说不用过分的投入精力。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我开始从基础复习,把复习全书和课本都过了一遍。十月我把660题做完了,然后再回过来把暑假练习过的题目里的难题、错题和660题里的错题难题重新做了一遍。10月份一开始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我没有做太前面的,就开始从05年做到了16年的,前期基本保持一天一套的状态,后来稍微缓了下,两三天一套,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完了这些真题。这里我想说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做试卷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每套试卷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拿出考场的状态来做,然后考完严格批卷,搞懂错题难题。真题做完之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六套卷和张宇八套卷,这些冲刺卷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不用太在意分数,它们就是用来巩固知识点和保持状态的,没有规定必须做,重点还是在真题。总之在剩余的时间,我就做冲刺卷,然后边做边看之前的错题,把平时练习题、660题、真题、模拟卷错题反复看。11月以后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四个小时左右了。但是8套卷能让你清醒,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认清现实才能百战不怠。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普通水平,已达到六级要求。从词汇入手,持之以恒地记忆,你会发现词汇量提升后阅读体验显著改善。在备考期间,我每天都背单词,利用扇贝和恋恋有词作为辅助工具。起初,每日攻克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改为每天复习10页。对于阅读部分,不宜过早接触真题,但必须深入探究。3月至6月,我用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来训练语感,每天完成两篇。进入6月至12月,我转战真题。真题我一共做了三遍,首次严格限时,确保客观题不超过110分钟;第二次,逐篇手动翻译,兼练翻译技能;第三次,专攻解题策略。完成黄皮书后,我还购买了《冲刺提高72篇》。我觉得这本书相对简单一些,毕竟临近考试,重心应放在真题上,所以我并未完全翻译这本书。我的建议是,这段时间持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手感,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同时,每篇阅读依然计时,最多15分钟,我当时通常能在8分钟左右完成一篇。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英语真题的答题方法和逻辑至关重要,务必仔细研读。最后,保留最近三年的试题,在最后的1-2个月内进行模拟实战。然而,近三套题目是需要重点分析的部分。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尤为关键,而作文则可以在最后1-2个月自创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西方经济学,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你需花时间去阅读教科书,理解和记忆每个概念,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它们。理解并掌握图形分析工具,如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价格和数量,这对解答计算题和论述题都非常有用。
注重实践应用。西方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它更是一种分析工具。你凭阅读经济新闻,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例如,你思考为什么某些商品的价格会上涨或下跌,或者企业为什么会选特定的生产方式。这种实践性的思考能帮助你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应用知识。
再者,练习解题技巧。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有大量的计算题。熟悉公式,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注意理解和运用模型,比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这些在宏观经济学的考察中尤为常见。
关注当前经济热点。考试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最新的经济政策或事件,定期阅读经济学期刊、报告或者经济学家的观点,了解全球经济动态,能够你在论述题中有更多的素材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