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备考,我的策略是同时兼顾选择题和大题两方面。首先,专注于选择题的训练就足够了,理由会在讲解大题的准备时揭晓。我认为最好从5、6月开始复习政治,坚信提早着手对每一门科目都有益。这能帮助你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并对考研政治有个初步理解。接着,大量练习选择题,如肖秀荣的1000题和蒋中挺的800题,将做错的题目所涉及的模糊知识点标记下来,不断复习直至熟练掌握。完成这些后,你的基础知识应该会很扎实。我个人推荐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真题预测,它们相当准确。
考研数学方面:
我将考研复习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课本的学习。从五月劳动节后开始,我一边研读课本一边做配套练习,直到七月中期完成了第一轮。接着,暑假期间我启动了复习全书,由于初次深入学习课本并辅以老师的指导,我看全书时并未感到太大的困难。我记得在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错误率极低。我对全书进行了细致的章节式学习,每个问题都亲自动手计算,不仅要理解,更要确保解答正确。原计划45天内完成第一遍全书,但最终延迟了一周。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全书的难度比真题稍高,但它设计得很好,想要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至少要看两次。九月结束第一遍全书后,我在十月月中旬前开始了第二轮,并同时完成了660题。660题强调概念,易设陷阱,难度适中,完成并吸收这些题目有助于后期的冲刺。从十月下旬起,我每两天做一套真题,到十一月初已完成大部分,随后花一周时间整理并反思错误。从十一月下旬起,我重新回到全书,结合真题构建知识框架,然后就是最后的两套模拟试题演练。关于这个时间表,我建议你们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调整。起初,我每天大约用半天时间复习数学,后期减至三小时,十一月下半月则缩减至约两小时,主要因为政治复习占据了更多时间。总结来说,课本读一次,全书读三次,真题做两次,模拟题一次,每次完成后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分析不足之处。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来学习英语,侧重于完成填空和阅读部分。每日的任务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要把握真题的氛围和维持解题的感觉。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大约在12月初完成。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接触了一些模拟试题,目的是保持熟练度,防止技能退化,不必太在意正确与否。对于作文,我没有全部动手写,挑选了几个典型题目进行了演练。由于我在高中时就练习过手写印刷体,所以作文书写方面没有特别训练。若你的书写欠佳,可以考虑购买字帖进行提升,英文书写其实很容易上手,效果显著。至于词汇,我没采用词汇书籍。之前备考托福时,我曾依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式集中攻克过托福词汇,所以在考研期间我只是每天坚持复习单词,每天约500个。我的单词记忆原则就是:“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如果你在记单词上一直困扰,我极力推荐你阅读《17天搞定GRE单词》,并遵循书中策略。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至关重要。这门科目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及操作系统等。对数据结构,你需熟悉各种常见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的操作,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算法部分,排序和搜索是最基本的内容,但动态规划、贪心、回溯等高级算法也需深入理解和练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则要理解CPU的工作原理,掌握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I/O接口等内容。操作系统则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是基石,但是凭编程实践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这些知识。例如,你尝试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实现同一个功能,比较它们的效率;或者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模拟程序,理解其内部运作机制。Python、C++或Java都是很好的实践语言,选你最熟悉的进行练习。
再者,做题和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言喻。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的考试往往以实际应用为主,做题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更是必不可少,它能你把握考试的重点和出题趋势。
持续学习和保持热度是关键。信息科技发展迅速,新的技术和工具层出不穷。除了教材和参考书,也要关注最新的科研论文和技术动态,例如阅读ACM、IEEE的相关期刊,参加在线编程比赛,参加技术社区讨论,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
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和预习,也要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学习效果。面对困难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努力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