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最初尝试看了些视频教程,觉得帮助有限。学习政治需要理解和记忆并重,而且听完课后务必去阅读教材。风中劲草这本书深受好评,如果你无法消化大纲内容,它是很好的替代选择。虽然它的内容足以应对考试,但它出版时间较晚,过度依赖可能会使你的复习时间变得紧迫。该书的结构分明(由于大纲过于庞大,难以梳理出标题的层次),书中会对关键知识点进行不同级别的标注,并指出历年试题类型和年份,信息量非常丰富。进入复习后期,你需要多次翻阅以避免忘记那些不太常出现的考点。到了冲刺阶段,我购买了肖四和肖八(肖秀荣老师的资料相当权威,2017年的主观题在他的四套卷中几乎都能找到;蒋中挺的题目也十分有价值,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最好提前阅读书籍并做好笔记。如果时间管理不当,记得在最后阶段把上述各位名师的题目背熟。)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要温习并搞懂知识点的,所以你发现某些题错误的频率较高就可以回头再去理解那些知识点。总之,做题不是单纯为了做题,关键是为了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总结起来有几点,视频不离眼,目标不离心,笔记时时记,题不离手,公式概念不离口。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不算出色。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过关,但得分并不突出。幸运的是,我在阅读方面还算拿手。对于考研英语来说,阅读部分至关重要。起初备考时,我只是单纯地记忆单词,我偏好那本绿色无序版本的词汇书,因为它能避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像红宝书那样的有序版本在我看来过于枯燥。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持之以恒地背单词确实是个挑战。那是接近六月份的时候,刚开始复习,我安排得很轻松,早晨和晚上各用一个小时背单词,购买了一本张剑编著的黄皮书,分为上下两册,下册要稍后才会发行。我从基础版开始做起,起初觉得难度颇高,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但我强迫自己继续,同时也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文章,因此黄皮书的每个单元也是四篇,我推荐尽可能完整地练习。每完成一套,我会查阅并记录下不熟悉的单词,抄录在一本大笔记本上。实际上,到了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回顾这些笔记,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常用单词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记住。一旦有了单词量和阅读基础,我便开始了真题的训练。当时正值暑假,空闲时间较多,所以我尝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做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找到应试的感觉。完成真题后,我依然习惯性地查找生词,但这回遇到的新词已经不多,总计整理了大约二十多页,后期不断复习,觉得收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传热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主要研究的是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在学习初期,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些基础定义,这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掌握各种传热模型和公式是关键。例如傅立叶定律描述了热传导现象,牛顿冷却定律解释了对流散热,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则涉及到了热辐射。对每一个公式,不仅要它的形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再者,实践应用是巩固理论知识的好方法。我经常凭做题来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特别是那些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问题,如计算换热器的效率,或者分析复杂系统的热流分布等。苏州大学的传热学试题往往注重实际应用,我建议在复习时多做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这对提高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我还发现,理解和分析实验数据也是传热学的重要部分。在准备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关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文献,这不仅增强了我的科研思维,也使我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我强烈推荐参加讨论组或找到学习伙伴。传热学中的某些概念可能比较抽象,凭与他人讨论,互相启发,深化理解。也凭讨论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