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复习是从暑期开始的。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会通过观看政治课程来舒缓压力,毕竟长时间埋头苦读会让人感到疲惫和压抑。初次阅读时,我进度较慢且仔细,第二次则是为了填补知识空白,第三次则用于强化记忆。我主要使用的是肖老师的全部教材,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解析、以及最后的肖四和肖八。到了后期(大约十二月中旬),我搜集了一些考研机构的预测题目,但仅挑选了一些选择题来做。考试后我对了答案,发现论述题部分表现尚可。因此,我深信选择题是关键,它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环节;相比之下,论述题的得分差距不会太大。对于论述题,我只背诵了肖8和肖4的部分内容,由于这两本资料中的论述题数量庞大,而备考后期时间紧迫,所以我选择了精简版的资料。我认为资料的质量远胜于数量,无需购买所有考研名师的试题集,选定一位导师并持续跟进就足够了。后期可以适当购买些预测题,多做一些选择题,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薄弱之处。
考研数学方面:
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中旬,我完成了660题的练习,并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早上8:30到11:30)来演练真题,选用的是张宇的30年考研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学校事务中断,直到十月底我才勉强完成第一轮真题训练。紧接着,我又重温了这30年的真题,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我还尝试了合工大历年的模拟试题,但由于感觉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几套。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在这些模拟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从5月至6月,可以开始尝试做真实的阅读题目,别太在意准确率,起初我甚至错了9道题,确实令人沮丧。完成一篇文章后,立即查阅每个生词,并深入翻译,不怕繁琐!即使每天只处理一篇也没关系。对于不熟悉的词汇,记得抄下来并多次复习,因为这些词汇常常会在考研中重复出现。到了9月或10月,你应开始正式全面地做真题,毕竟除了阅读部分,还有阅读B、完形填空、翻译和作文等着你。如果在初期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低,务必认真分析答案解析,因为后面你会逐渐发现错误模式是有迹可循的。对比多篇文章,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解题技巧。阅读B部分其实颇有挑战性。至于完形填空,由于分数占比不大,适度练习即可。作文则视个人需求而定,我大约在11月开始背诵真题范文并练习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市场均衡、生产者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等。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需求与供给曲线、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等是非常关键的。要掌握成本-收益分析法,理解企业的最优决策过程。这些知识点不仅在考试中频繁出现,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方面,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AD-AS模型、IS-LM模型等经典框架。特别要注意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以及货币供应、利率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型,将有助于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单纯背诵公式和定义无法应对实际问题。所以,我会凭阅读教科书、参考书籍,甚至看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来深化理解和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做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每次解题后,我都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解释答案,这样既能检查理解是否到位,又能提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讨论和合作学习也是十分有效的。我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