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九月时,我开始着手处理肖秀荣的1000题。等到大纲发布后,我仔细研读了一遍,发现它内容相当丰富。接着,我选择了较为精简的《风中劲草》来阅读,这本书真的十分实用,我前后翻阅了大约四次。后来我还制作了一份概要笔记,这让我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变得清晰许多,如果到时候你需要了解如何做笔记,我可以详细告诉你,只是文字描述可能有点复杂。我总共把《风中劲草》复习了三次。此外,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只做了其中的选择题,并重复练习了两次。对于肖秀荣的四套卷,我背诵了五遍,尽管记忆并不完全牢固。同时,我还做了任汝芬的四套卷以及20天二十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整体就是刷题,我做的是张宇的《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习题集有《660题》《真题大全解》、各种八套卷、四套卷(记不太清了)。主要说说经验教训吧,数学整体在于理解,线代这门课虽然分了六个章节,但是学下来你会发现其实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须要着重进行总结对比。数学会有很多困难的知识点,一开始会留着,结果越攒越多,干脆直接找老师答疑。
考研英语方面:
寒假前一直在看何凯文1575,将单词下例句里的单词不会的都查出,摘录在笔记本上,寒假后到三月底刷朱伟的恋练有词。三月后开始早上背诵单词,白天全天到晚上都在看专业课。五月份开始早上背单词下午做真题,主要做阅读理解,说实话一开始做内心是崩溃的,因为阅读理解一般出错率保持在百分之80左右,就是一篇阅读理解五个题对四个,四个对三个左右,这时候我就不再单独拿单词书背单词了,主要是拿张剑的黄皮书刷真题刷单词。黄皮书的阅读理解分布是左边是英语全文,右边是中文译文,我就对着中文翻译将原文中的英语单词标出,还有重点记的是黄皮书每篇阅读后的注释。第一遍阅读做完是暑假开学前。没有认真分析阅读出错的原因,因为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不认识单词不懂单词在原文中的意思,长句读不下来,往往是读到后半段前半段的意思就忘了。所以这一遍做的目的主要是体验真题,积累单词、短语。第二遍刷真题是在暑假,有了前两个月的积累,这一遍效果有好很多,最起码每篇阅读错得没有那么多了,少的错两个,多的错三个。有进步总归是好的,我仍在坚持从真题里背单词、短语。第二遍结束是七月中旬,第三遍是从九月到十月,这一遍我开始认真总结出错原因,分析出题思路,但是还是没有动手整理错题和单词,还是重复记单词,读阅读理解原文。第四遍是十一月,这一遍每天下午按照考场的题量,做至少四篇阅读并完成改错,整理仍然不会的单词,第二天早上,首先复习昨天整理的内容,下午继续做题、整理。十二月,阅读仍坚持在做,作文加大力度,认真看了历年真题的作文,试着自己写,但发现语料很不足,于是买作文预测书,参照何凯文英语作文冲刺讲义,认真准备写了十篇左右,开始重点背诵。此时,单词、短语都在重点背诵自己整理到笔记上的内容。说实话,模拟题我并没有做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基本原理。牛顿三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以及达朗贝尔原理等,这些都是理解力学问题的基础。要深入理解这些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物理情景中去。例如,凭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受力分析问题,利用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解决复杂的碰撞问题,以及在研究振动系统时应用达朗贝尔原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理论力学中的例题和习题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每一道题目,不仅要找到答案,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这样加深理解,拓宽思路。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训练,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时间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画图辅助理解和解题也是个好习惯。无论是力的分解、物体的运动轨迹还是系统的能量转换,图形都能直观地展示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帮助更好地解决问题。
理论力学与数学紧密相关,尤其是矢量运算和微积分的应用。巩固数学基础,熟练掌握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学等知识,对理解理论力学的高级概念大有裨益。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自我反思和讨论同样重要。经常回顾已学知识,思考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有更优的解法。与同学交流,互相提问解答,激发新的思考,弥补个人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