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重返校园后才开始涉猎政治学习的,如果觉得起步偏晚,提早一个月也无妨,但不必过早,因为这门学科需要巧妙的理解。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几乎购买了他的全部作品。在9月至10月期间,我会利用上午的一段时间专心于政治学习,阅读一章精讲精练,然后完成对应的1000题,这样的循环大约持续一个月(1000题使用铅笔答题,以便日后多次复习)。接下来是第二轮,但我改变了顺序,先做1000题,再回顾精讲精练内容。到了10月和11月,进行第二轮学习时,你可能会发现初次学习的内容记忆模糊。不过别灰心,由于知识点繁杂,需要通过不断刷题来加深印象。每次做错的题目务必查阅原文,结合解析理解错误原因,一些错误会反复出现,记得做好标注。10月左右会有政治大纲解析和风中劲草出版,我认为前者是值得购买的,尽管我在第二轮仍然使用精讲精练做笔记,但大纲解析中会列出每年的变动,这些都是重要考点,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所以在做模拟试题时,遇到精讲精练中未提及的部分,需查阅大纲解析。我还购买了风中劲草,但由于时间紧张,未能深入阅读,这本书更像是精讲精练的浓缩版,适合时间紧迫的学生参考。我的政治复习全程仅进行了这两轮。11月起,我不再通读精讲精练,但继续刷1000题,遇到错题依然查阅并标记,1000题我大概重做了4至5次,这对巩固基础知识和提升解题直觉很有帮助。此外,过去十年的选择题真题也要反复研读,以了解考研的实际难度和风格。11月,肖秀荣的8套卷面世,选择题要认真对待,反复练习,主观题则做到熟悉。12月,肖四发布,处理方法相同,但此时要开始背诵大题。我只背诵了肖四的所有大题,逐字逐句地背了5到6遍,考试时只需稍加结合材料即可,我认为这样已经足够应对大题部分。至于形势与政策,除了购买肖秀荣的小册子,还要密切关注他的最新指导,最后阶段我购买了市场上能找到的各种模拟题,仅用于练习选择题,因为不同老师的侧重点各异,多做些准备总是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察的重点一直是基础知识!课本一定要看,因为近几年很多证明题都来自于书上的例题,数学考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基础~复习全书至少看两遍,每一题认真思考,第一遍复习全书看的过程中穿插660题,这些小题很经典,一些很细致的知识点都有点到,复习全书大概会用两三个月时间,看得很慢不要紧,慢慢吸收~第二遍看起来就会很快,一个月多一点,看一下基础、重点、错题~有的同学可能喜欢做错题整理,这可能是个人特色但却是很浪费时间,而且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真的是漫天的错题,所以建议错题在书上标注一下,实在想整理出什么,做完一遍真题再回来更有针对性的整理!!真题请做两遍,第一遍3小时内做完,一定要看时间!第一天3小时做题,第二天3小时对答案加整理,一个多月过去了~做完真题你其实就会了解,大题每年考来考去就考那么几个知识点,第二遍真题就是做后面按知识点分开的部分,强化知识点~模拟题的话我做的一直是6+2,其他的你也可以做,不过太难的话就不建议,因为考研不会考辣么辣么难的题目,关键就是基础和计算能力~所以大家做题啊计算啊一定要动手做,不要用眼睛看,一定要动手,降低差错率你的分数就会很好看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建议先熟读并记忆两至三遍《恋恋有词》,接着开始攻破历年真题,对于英语一来说,可以使用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初次尝试英语阅读,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遭遇不小的挫折,比如我初次做时,五道题目错了四道。即使你已经熟记了《恋恋有词》中的词汇,仍会在真题中遇到大量生词。你需要将这些陌生词汇整理出来,详细记录它们的词性和含义,特别是那些非常见的释义,因为考研有时会考查单词的冷门意义。做题时,推荐使用铅笔或另备笔记本记录答案,避免直接在试题上标注,因为一套考研真题通常需要做二到三遍。我曾做完过去二十年的所有英语真题,每一份都深入研析,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问题。理解其基本概念是关键。比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基础术语,必须做到清晰明了。要深入理解胡克定律、欧拉公式等核心原理,这些将是你解题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实例分析,凭实际问题来理解理论知识。例如,凭计算梁的弯矩图、剪力图来掌握弯矩和剪力的关系,或者凭分析柱子的压缩和扭转来理解稳定性的概念。这样的实践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力学模型,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和计算是材料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里的拉伸、弯曲试验,帮助直观地看到材料受力后的变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复杂的计算题,则需熟练掌握截面法、叠加法等解题技巧。我经常会在复习中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此提升自有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再者,画图和标记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正确地绘制应力状态图、应变状态图,以及在图上准确标注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表达思路,避免因表述不清造成失分。
团队讨论和答疑环节同样重要。你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这不仅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定期向老师教,能及时纠正错误观念,确保学习方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