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我的整体规划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大家都一样,9-10月下旬,配合大纲或肖秀荣的书过一遍知识点,狂刷1000题2遍,因为后期背大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全靠选择题拉分。 关于1000题有一个小方法,可以买两套1000题,一套拿来刷题,一套拿来做易错标记和笔记。也不要怕撕书,我直接把钉在一本书上的题目和答案撕成了两半方便看…. 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做选择题不过脑,错了就错了,一方面没去搞懂为什么做错,另一方面也没有好好配合大纲去对应好遗漏的知识点,所以后期冲刺做各类模拟题发现很多知识点是遗漏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学我,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错的机会,甚至错的越多越好,一定要把错题搞懂。
考研数学方面:
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中旬,我完成了660题的练习,并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早上8:30到11:30)来演练真题,选用的是张宇的30年考研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学校事务中断,直到十月底我才勉强完成第一轮真题训练。紧接着,我又重温了这30年的真题,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我还尝试了合工大历年的模拟试题,但由于感觉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几套。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在这些模拟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考试时,很多人都会购买单词书,选择哪家的并不重要,因为犹豫的工夫你已经可以记住两个单词了。我建议选用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本,这样看起来不会产生厌倦感。刚开始可能会充满热情,但逐渐可能失去兴趣,这时不妨暂时放下,避免因烦躁而产生抵触情绪。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拾起,你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记住了哪些,没记住的单词可以写在小本子里,单词与释义之间留些空白,方便日后遮挡释义进行复习。这样一来,厚重的单词书就可以被取代,小巧的笔记本可以随时携带,空闲时随手翻阅,遇到做题时的新词汇也可以添加进去,相似且易混淆的词汇放在一起。即使到了考试前一天,在考场门外,你也无需再做大量阅读,此时可以利用时间回顾单词。最重要的是,不要机械地反复朗读单词及其含义,我曾见过有人这么做,真怀疑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关键是看到单词能识别,不必硬背意思,遇到陌生词也不必立刻查询,尝试根据语境推测,毕竟考试中总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单词,我们无法一一熟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半导体器件,需理解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PN结、MOSFET、BJT等都是基础,它们的工作状态、特性曲线以及参数定义则需深入掌握。例如,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知道N型和P型半导体的区别,熟悉MOSFET的阈值电压及其影响因素,这些都是基本功。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如载流子类型、迁移率等,也会在设计和分析器件时起到关键作用。
电子电路的学习则更偏向于实际应用。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论,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工具。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滤波器的设计,这些都需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工程思维。特别地,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理解,是电子电路课程的重点。理解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方式,能帮助在设计和分析数字系统时游刃有余。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本,要凭做题、画图、仿真等方式加深理解。例如,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或滤波器,凭实际操作来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多参与讨论,与同学一起解疑答惑,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定期复习和预习也是必要的。半导体器件和电子电路的内容繁多且深奥,不时回顾旧知识,提前预习新内容,能帮助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掌握。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教程、科研论文等,帮助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