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在高中专攻文科,对政治的学习起步较晚,直到政治大纲解析发布后我才正式启动复习。大纲解析出来后,我还购入了与之配套的1600题,但由于题目量过大且过于细致,我并未完成。接着,我选择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作为辅助材料,边阅读边对照大纲:我会先通过核心考点概览每章节的主要框架,然后再详细阅读大纲解析。如此结合地复习了两轮后,我便专注于核心考点。到了11月底,我开始着手做模拟试题,重点攻克了肖的最后四套卷和20天20题,尤其是肖老师的主观题,我都一一背诵。在答题时,确保立场准确是非常关键的。
考研英语方面:
重视真实试题是必要的,我本人就反复练习了2到3次。推荐记忆这些题目中的高频词汇,这对提高阅读理解很有帮助。同时,你必须深入理解为何选择某个答案,并在原文中寻找支持点。我个人在完形填空中感到相对轻松,所以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对于翻译,有些实用的小技巧和规律值得自我归纳。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对提升翻译和阅读技能特别有益。我开始写作文的时间稍晚,但实际上作文是有固定模式的。一旦掌握了模板,就需要大量练习,参考历年真题作文,形成一套独特且符合个人风格的模板。临近考试时,根据热门话题预估并编写一些范文,也许考试时就能派上用场。“掌握阅读,便掌握了英语世界。”这是英语学习中广为流传的说法。阅读部分的分数占比很大,只要阅读做得好,英语成绩就不必担忧。如前所述,多做几次真题,彻底理解每一篇阅读,记住每篇文章的大意,每个单词的意思,每个句子的含义。英语的学习重在持续积累,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所以最好早些开始准备和复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多个领域,这就需有广泛的知识面。我建议大家从教材入手,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这些都是构建基础知识框架的重要参考书。要关注各时期的代表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变革,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脉络。
对每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和演变规律,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例如,对中国古代社会,要把握封建社会的特点,理解朝代更迭的原因;对近现代史,要理解中国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独立与发展;对世界史,要了解全球化的进程,各国历史的相互影响。这些都需凭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来深化理解。
再者,历史学科并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会定期做些论文阅读,特别是那些关于历史争议和新理论的文章,尝试去理解和评价作者的观点,这对提升我的分析能力和论述技巧大有裨益。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对真题的研究,发现出题者的思路,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答题训练,帮助在实际考试中更好地把控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我强调的是,历史学是一个需深度思考的学科,死记硬背往往无法取得好成绩。需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有的见解,形成独特的历史观,这样在考试中展现出个人的学术素养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