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从八月起我开始了复习,主要依赖于肖秀容的教材,并在阅读后完成了1000题。政治科目中,选择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而论述题方面,大多数人的得分相差无几。对于选择题,我强烈推荐1000题,这套资料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如果能熟悉掌握,应对选择题应无大碍。不过,今年的政治选择题似乎难度有所提升,很多题目未曾见过,这或许更考验平时的知识积淀。肖秀容的1000题是一本高质量的选择题集,尽管有些题目可能过于老旧,但在初期用它来训练选择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至于论述题,初期不必过多担忧,待到后期肖4出版后,务必认真背诵,但要注意有时背过的知识点可能会出现在题目的背景描述中。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着深厚的兴趣,总感觉自己有许多想法要表达。尽管我在大学攻读的是一门工程学位,但我的专业领域更偏向于艺术。然而,即便如此,我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理论等科目成绩都轻松超过了90分,这让我深信即使没有深入研究,我也具备一定的基础。早在三月,我就已经开始自学数学,初期我依靠李永乐的全套资料并结合教科书,逐渐理解了许多概念。接着,我一直钻研李永乐的全解书籍直到五月,那时我已经觉得自己掌握了不少知识。六月到七月间,我完成了李永乐全书的所有习题。在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还亲手整理了一本笔记,不仅排版整洁,还抄写了重要内容,并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反复研读全解书以加深理解。九月起,我开始动手做李永乐全书的题目,不再是仅仅阅读,而是力求亲自解答。即使一开始只能正确完成70%,我并不急于求成,转而开始接触真题,因为我意识到是练习量不足导致我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进入十月,我开始专注于真题演练,使用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起初,我按知识点逐步攻克,进度较慢但大部分都能解决。之后,我改为按套卷形式进行,此时我能确保选择题和填空题最多只错一题,且答题速度明显提升。不过,在这段时间,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够计算出大题的答案,尤其是极限等题目,但在书写解题步骤上有所欠缺。于是,在十月至十二月的三个月里,我持续通过真题训练和参考个人笔记,同时整理错题,这样的复习策略已足以使我准备充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说一个做题小技巧,大家做题,一般会有这种感觉:有两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还有两个犹豫。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做错。我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核对答案前,对每个拿不准的选项,把想选它的理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在总结过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后,再核对答案。然后再来看,哪些理由站得住,哪些站不住,由此总结出正确答案具备的一些“因素”。当一个选项具备2-3个站得住的“正确因素”时,那它往往比另一个只有1-2个“正确因素”支撑的选项更容易是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它涉及到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在复习时,我将这些大方向作为主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主题,我都力求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例如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等。
实践案例的学习至关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具体的实例来加深理解。我会搜集国内外的环保案例,如中国的雾霾治理、垃圾分类政策,或是国际上的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分析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施效果,以此来提高我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和技术部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强调技术的应用,如废物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内容不容忽视。我会尽量找到相关的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进行阅读,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
我还特别注重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维。环保问题复杂多样,往往没有绝对的答案。我学会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和环境效益的权衡,以及短期和长期效应的考虑。
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也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我通常会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做一次全面的复习和测试,确保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