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经验之谈:(1)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最早八月即可。尤其近几年考研大纲变动很大。(2)学政治一定要有效率,每天的按部就班不是目的,能把琐碎的知识点记住才是重点,不要把细小知识点的记忆工作留在最后,可以选择一些技巧记忆,比如顺口溜法,框架等等(3)不要轻视后期的背诵,后期的背诵量和背诵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至少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是这样),出了肖八小黄书一定要马上背大题(因为肖八每年12月中旬才出,时间很紧)。(4)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很重要。如果中后期发现书目不合适,一定要学会自我反思并及时调整书目,这点很重要.因为时间是一趟一去不复返的列车,效率远远比努力更重要。别等到考前十天再后悔!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务必深入探究考研英语的真实试题!不宜提前过多地练习,以免后期缺乏练习材料。我从五月末才开始涉足真题阅读,起初专注于2005年至2020年的阅读,每日两篇。我会记下遇到的新词并写下它们所在的句子,以加深对词汇语境含义的理解。第一轮主要是为了适应题型,感受真实考试的阅读理解难度。完成这八年的阅读后,为了保持学习节奏,我又迅速做了1997年至2004年的阅读,同样记录生词,但不太关注准确率,毕竟这些年的命题风格与近年有所不同。进入七月中期,我开始了第二轮真题阅读的深度研究。这次,我每天处理四篇阅读,接下来四天每天详细分析一篇,参考黄皮书的解析。由于时间充裕,我把每篇阅读的原文都打印了两遍,一份调整了行距方便逐句手动翻译,对照解析后在我的打印版上做笔记并定期回顾;另一份保持原样,用于整理题目,将题目和其对应的文章内容裁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每天只能完成一篇,但对于后续的真题复习非常有益。如果时间紧迫,不建议采用此方法。暑假期间我完成了这个庞大的项目,对考研英语阅读的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十月至十一月初,我再次回顾了2005年至2020年的真题,此时我前期的打印资料和真题笔记本起了关键作用。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我印制了英语答题卡,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进行全真模拟测试,如同之前那样仔细研究真题,整理题型,只是省略了手动翻译的步骤。剩余的时间里,我不断查看之前的真题阅读笔记和错题,特别关注那些难度较大的阅读。这样算下来,我对真题阅读大约进行了四五轮,所摘录的真题词汇也依据记忆策略反复背诵了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排序和搜索算法至关重要,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以及二分查找等。链表、树、图等抽象数据类型的理解和应用也是考察的重点。
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掌握CPU的工作原理,了解指令集架构,理解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的功能及其工作方式是非常基础的。汇编语言的学习也非常重要,虽然不一定会直接考到,但对理解底层运行机制有很大帮助。
操作系统部分,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调度策略、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需深入理解。尤其是虚拟内存管理、死锁问题和磁盘I/O操作等内容,常常是考试的重点。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必须熟悉,每层的主要协议及功能要牢记,特别是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拥塞控制和错误校验等知识。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每一部分的知识点都要理清脉络,形成系统的认知。理论与实践结合,凭编程练习来加深对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对操作系统和网络部分,做一些模拟题或者参与网络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定期复习,及时巩固,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教他人,不要堆积。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你会发现,每一个难关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