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十一月期间,集中精力攻克历年真题。彻底地从头到尾完成每一套试题,这将使你对考研政治的整体框架有更深入的理解。完成练习后,要深入研究真题,尽量不要过于执着于正确答案,因为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解题的思维方式。不断练习,自然能培养出敏锐的感觉。推荐购买石磊老师的1500题作为额外训练,主要目的是提升做题的手感和思维敏捷度。至于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毫无疑问,要全面吸收并掌握。
考研数学方面:
坚实的数学基础不可或缺,同时,适度挑战性的训练也至关重要。我曾经吃过轻视考研数学难度的亏,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我在初试中险些崩溃……一旦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练习。虽然海量刷题并非万能,但数学的确需要反复操练以达到娴熟,解题时才能思维流畅。我当时因为害怕模拟题的难度,天真地认为考试不会过于刁钻,结果在真正的考场上束手无策,最终数学分数勉强超过三位数,与他人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因此,只有稳固的基础加上充足的实践,才能在最终收获理想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反复研习了考研真题两次以上,初次接触时,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形填空,我都逐句翻译,遇到不懂的词汇便查阅词典,并将其整理到两个笔记本中。次日,我会抽出时间回顾前一天记录的笔记。对于真题中每一个生僻或关键的单词,我都力求熟记在心,以便日后能一眼认出。当真题无法满足日常练习需求时,我购买了若干模拟试题,尽管它们的命题风格与考研有所不同,导致我在完形填空中经常错7到8个,阅读理解也错4个以上,但不必过于介怀。我确保每天至少有一小时投入英语学习,通常是在感到政治或专业课程疲惫时,通过做英语题目来调节状态,毕竟阅读英文篇章相比钻研专业内容更能舒缓大脑。做练习时,我会计时,完形填空大约控制在12至15分钟,每篇阅读理解平均10分钟,完成后再立即校正答案,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在理解基本概念上,一定要深入透彻,比如流动模型、压力传递、热量交换等基础理论,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对每个概念,我都尽量去理解其物理意义,不是单纯记忆公式。
计算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化工原理中的许多问题都需凭数学模型来解决,如管道设计、换热器选型、塔设备的操作等。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各种情况下的解题步骤和技巧。理解和掌握各种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例如精馏、吸收、蒸发等,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考点。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重要的部分。浙江大学的化工原理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很重要。我会定期复习实验报告,理解实验数据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尝试模拟实际工况进行分析。分析实际化工生产案例也能帮助深化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团队讨论和交流也非常重要。我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解释各自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还能发现自有的盲点。教授的答疑时间也非常宝贵,利用好这个机会解决很多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