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我的整体规划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大家都一样,9-10月下旬,配合大纲或肖秀荣的书过一遍知识点,狂刷1000题2遍,因为后期背大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全靠选择题拉分。 关于1000题有一个小方法,可以买两套1000题,一套拿来刷题,一套拿来做易错标记和笔记。也不要怕撕书,我直接把钉在一本书上的题目和答案撕成了两半方便看…. 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做选择题不过脑,错了就错了,一方面没去搞懂为什么做错,另一方面也没有好好配合大纲去对应好遗漏的知识点,所以后期冲刺做各类模拟题发现很多知识点是遗漏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学我,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错的机会,甚至错的越多越好,一定要把错题搞懂。
考研数学方面:
我将这个科目分为了三个阶段复习。首先是在五月初劳动节后启动考研正式复习,直至七月中期,我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包括阅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由于初期自学感到困难,随后我开始专注于复习全书。由于第一次详细研读了课本,我看全书时虽然不觉得太难,但错误较多。我记得在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正确率并不高。与老师的多次交流中,他们一直鼓励我说这是初学者普遍的情况,让我渐渐有了信心。我以稳定的速度逐章深入学习全书,每个问题都亲自计算,确保不仅会解,而且能解对。原计划45天内完成第一遍,但实际上延迟了一周。我想强调的是,全书的难度比真题略高,但它设计得很好,想要在数学上取得理想成绩,全书至少需要看两次。九月结束第一遍全书后,我开始了第二轮,持续到十月中期,同时完成了660题。这些题目侧重于概念理解,易出错且有一定难度,完成并吸收它们对后期冲刺非常有益。从十月下旬起,我每两天完成一套真题,到十一月初完成了大部分(保留最近两年的作为最后模拟)。然后花一周时间整理并消化错误。十一月下半月开始做模拟题,起初难度较大,让我受挫,但连续几次后逐渐适应。模拟题完成后,我回到全书和真题,构建知识框架,并进行了最后的两套模拟试题。关于时间规划,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进度调整。最初每天大约用一上午学数学,后期减少到三小时,到了十一月下半月,可能只剩下两小时左右,因为政治复习占用了一些时间。总的来说,课本复习一次,全书三次,真题两次,模拟题一次,每次之后都需要留出时间来反思和巩固不足之处。
考研英语方面:
每年,众多勇士在英语战场上败北,而英语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光看历年考研英语的全国分数线,就能体会到它的难度。想要在这场考验中迈过英语这座大山,关键在于拥有几样品质:首先,信念至关重要。实际上,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成绩并无直接联系,有的考生四级未过却能在考研英语中脱颖而出,反之亦有六级高手意外失手。因此,抛开四六级的成绩,专心致志地投入考研英语的学习吧!其次,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复习会伴随整个考研过程,所需时间最长。其中,专项训练如翻译和阅读(推荐使用新东方资料和黄皮书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奠定了整个考研的基础,也直接影响最后的成败。特别是英语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是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每天坚持做一至两篇阅读理解,随后花一到两天时间来翻译。我会用一本单独的笔记本记录英语翻译,初期专注于阅读理解的翻译,后期则转为翻译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自动控制原理”涉及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测性等。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对后续的学习有深远影响。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出发,耐心阅读,确保每一个定义和定理都能透彻理解,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这些知识。
深入掌握数学工具。自动控制原理离不开矩阵论、拉普拉斯变换、复变函数等数学工具。你需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去分析线性和非线性系统,解决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例如,拉普拉斯变换在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状态空间模型则是理解和设计线性系统的重要手段。
再者,动手实践不容忽视。理论学习之余,我会用MATLAB或者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这能帮助我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也能训练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一些复杂的控制系统,凭编程实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工作原理。
参与讨论和研究小组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同的解题思路,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对复习和记忆也非常有帮助。
重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定期的自我测试也能检验学习进度,你对考试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