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参考书上来书,我身边的人以及我都是看红宝书为主,考前做了任和肖的预测题,还有一些考研机构考前都会出一些预测题。红宝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详细,有意愿的同学可以买一本考点总结类的书,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将知识点一条一条列出来的东西到复习后期用处比较大。至于说预测题么,要考的同学可以问自己的学长学姐借来看看,所谓的预测基本上都会把大考点全都列出来,因此我觉得这种参考书预测的价值不大,更主要的就是给归纳归纳。结伴有研友的同学互相考考很有帮助的,人不想被人看扁的小自尊心这个时候特别给力,就想把人比下去。
考研英语方面:
我已经使用手机应用背诵过两轮考研词汇,但我个人倾向于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这种方法有助于我在实际语境中理解词义,记忆也更为牢固。起初,我试过研读张剑的150篇文章,但他的解题方法并未能让我信服,于是我决定放弃这本书。确定专业方向后,大约在九月份,我开始专注于真题训练,系统地完成了2005年至2015年的历年真题,并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我认为,真题与实际考试最为贴近,无论重复多少次都不为过,因为它们能真实反映考场上的题型风格。理解和把握真题的特点对答题大有裨益。十二月时,我购买了一本小黄书来准备作文。遗憾的是,这是我考研英语备考中的最大失误...最后,我的作文水平并不理想...在钻研真题的同时,务必要多加练习写作,别重蹈我的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是基础,比如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等核心概念,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变革和发展,国内外教育制度的特点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学策略、评价方法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
在复习时,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理论性强的内容,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凭做笔记、画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对教育史的部分,尝试构建时间线,将重要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
案例分析能力是教育学专业考试的一大考察点。你需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解析实际教育问题,这就需你在阅读学术论文、关注教育新闻的,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每次遇到相关的实例,我都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答题的灵活性。
多做真题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关键。凭历年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常考知识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你在真正的考场中更加从容。
我要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技巧很重要,但扎实的知识基础才是根本。所以,每天的学习都不能松懈,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态度,你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