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谁都知道,这科是最容易的,我少讲点。这科怎么多得分,不失误,那就是一句话: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想要比别人分高,就得多付出一份努力,并且政治的付出与收获确实是成正比的。现在8月份了,政治可以开始了,至少马哲要开始了。政治里面东西谁都看得懂,但用不好,记不住,这就变成和英语单词有点类似了,多和他见面吧,多看多背自然就记住了。还有,大家统一的弱项是多选题,攻克它的办法也是死的,多做多选题,做完多看,慢慢命中率就会好的。我的经历是,做了一本1600题(忘记谁编的了),一本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很好,单选、多选,大部分有答案解释,要这对我们这些没有主观政治思想的人多好慰藉啊,知道为什么错了),特别注意到复习的最后一个月,什么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的最后几套,记得统统买了,两个字做和背,当这些是你考试的模拟题(做整套),不要想什么压不压得到题,就像你高中考了那么多次月考,你不也没想过押题吗,所以当做模考就行了,你多模拟一次就比别人多一次考试的感觉。做完对答案,认真分析自己不足,放心,你的水平会有质的提升。当然,别忘了做和分析真题啊,这可是你考试的祖宗啊。
考研数学方面:
处理选择填空题目,我推荐使用《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含大约800题选择填空,我设定的目标是每日完成30题,并限定在两小时内。首先完成所有选择题,随后才解答填空题。我的策略是按天分配科目,第一天专注高等数学,次日转向线性代数,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循环。这种方法是为了克服之前提到的记忆遗忘问题。预计这样的循环每3天为一轮,完整地做完这本书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你对所有内容都会变得非常熟悉。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仔细说说考研英语的复习方法。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定得词汇量,死背单词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同学的词汇量烂到一定程度,还是需要背一背单词的,现在科技很发达,我建议大家在自己手机上装一个有道词典,把单词书上每一个LIST上不熟悉的单词输入有道收藏,这样你就能建立一个类似闪卡的词汇库。坐车或者等人时,你就能打开有道闪卡,去除汉字部分,直接闪那些单词,不知道的,点一下,中文意思也会出来。方便快捷,效率非常高。(我年初背过一点点雅思单词,就这么做的,非常有效)。一个上班的功夫,车上能闪掉四百个单词左右,背单词就应该是快速多遍,很少有人可以过目不忘。其次,就是通过做真题阅读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可以直接把真题的阅读连做两篇,看看正确率。然后自己找出真题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用彩笔做上记号,同样收藏到有道去。做完这个事情后,就是对两篇文章的理解问题,在做阅读时,最关键的法宝就是一定要有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最起码,你应该有能力快速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这样你有可能搞懂每句话的基本意思,尤其是长难句。对于每一段的中心意思,应该在阅读的时候在关键句下划线,或者圈出关键词。这些都有助于你最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最后一步就是要分析每一道题,搞清题意。作文: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开始背范文,默写,自己也要尝试的写写,建议前期做阅读的时候整理写作的素材。小作文进行分类整理,熟悉每种类型的写作套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学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水体的分布、运动规律以及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径流等环节,这些都是分析水文现象的基础。深入理解水量平衡、河流动力学、洪水演算等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水文学的关键。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多关注实际案例,比如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水利工程如何改变水流特性等。凭这些实例,你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理论,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不可忽视。水文学中的许多问题需借助微积分、概率统计等数学手段进行解决,如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洪水频率分析等。扎实的数学基础对理解和应用水文学原理至关重要。
实验和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有机会,参与实地调查或实验室实验,能你更好地理解水文学的实际应用。比如,凭实地测量河流流量,加深对水力学的理解;模拟洪水演算,则有助于你掌握洪水预报的方法。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凭做课后习题、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查漏补缺。积极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