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7月-10月是在反复攻克选择题,11月开始看形势与政策(看肖秀荣老师的小册子和时政就行,大纲上的第五部分不用看)和真题选择题(近十年的真题就够了,时间不够就写近五年的)。12月份背诵大题和练习模拟卷(能买到的都买来)。毛概和史纲建议一起看,可以先看史纲再看毛概,这样看毛概的时候就更清楚其历史背景。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我着手研读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逐个攻克书中的例题。这本书的题目丰富多样,尽管我已经多次重温,仍然会有不懂之处。初期,我对数学投入的时间不算多,初次尝试时进度较慢,遇到难题就会直接查看解答,快速浏览后标记重要及错误的题目。我发现例题与课后习题相辅相成,因此也把所有课后习题都完成了一遍。接着,我重新处理之前标记的错题和关键题目,确保彻底理解。想要完全掌握《复习全书》并不轻松,至少要全面完成一轮,再专注于重难点。此外,《660题》是一本极佳的资料,我做了两遍,其选择题设计巧妙,有助于自我评估。大约在11月,我开始做《400题》,每两天一套,做完对照答案,反复研读不懂的部分。随后,我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近几年的按照年份顺序,以获取实战感;早期的题目相对熟悉,但实际考试总会出现新颖的挑战。我还按章节进行练习,这样效率更高。在考试前夕,我使用了李永乐的《数学决胜冲刺6+2》来热身,主要目的是熟练解题。除此之外,我还接触了李永乐的《数学全程预测100题》以及陈文灯的一些书籍,其中的大题同样有价值,涵盖了许多常考知识点。虽然当初考虑通过其他作者的书籍来拓宽视野,但现在看来,专心于李永乐的教材就已经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翻译基础不好,暑假开始我就自己坚持每天一句。给自己每道题限时三分钟,无论多难都要让自己写出中文译文,哪怕自己都读不下去,然后进行修改,学习一些翻译技巧。个人感觉翻译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反复的练习和修改中不断提高。英语主要分3部分:一是单词,单词的记忆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我用的新东方考研单词乱序版,每天抽半个小时背一背,直至上考场前,我反复背了好几遍。二是阅读,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得阅读者得天下。刚开始做阅读肯定难(大神路过)。我记得我开始的时候几乎篇篇错一半,后来就不对答案了,专心地把每个生词每个长难句弄懂弄会,正确率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个人经验:阅读提升有个笨办法就是背原文,选择涉及的长难句尤其要烂熟于心,剩余部分背到能大概说出意思的程度就可以啦。三是作文,作文方面我实在是犯懒了,没什么发言权,但身边的同学买了王江涛的考研作文,目测效果都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基础知识的扎实是非常重要的。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原理,这将帮助你解析环境问题的本质。例如,了解化学反应机制对理解污染物的形成和转化至关重要;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法规和政策也是环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关注国内外的环保法规动态,了解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和措施。这不仅需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还需定期关注相关的新闻报道,以便及时更新知识。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技能在环境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凭参加实验课程或实习项目,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掌握一些基础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SPSS或编程语言如Python,会大大增强数据处理效率。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容忽视。环境问题是复杂且多维度的,需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挑战已有的理论,提出自有的观点,这会学习更有深度。
我经常采用的是主题式学习法,即选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污染等,深入研究其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这样既帮助我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也能激发我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