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理论的学习资料,我推荐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包括他的三本核心教材、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徐涛编撰的小黄书,特别适合在冲刺期间用来背诵大题。我从8月启动复习进程,首先专注于阅读肖秀荣的书籍,并配合完成1000题练习。由于我自身是理科背景,政治并非我的强项,我发现通过老师的讲解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他会结合实例来阐释,这种方式既便于理解又利于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至9月1日:我构建了数学的整体框架,明确了考试涵盖的知识点和题型。个人觉得这个框架至关重要,它使你能从宏观角度应对各种题目,避免淹没于无穷无尽的习题中。这就像在你的思维中植入了一幅详尽的地图,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能将其归类到特定的知识点,这种训练会显著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务必培养整理知识的习惯,而非让它们零散地存于脑中。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专家林达华构建自己的数学体系时,必定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维框架。
9月1日至10月15日:进入了考研的冲刺阶段,复习全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数学考试在上午,所以我也将复习安排在上午,每天大约看10页。遵循几点原则:1. 务必动手写,避免眼高手低;2. 遇难题勿急着看答案,自我思考的过程至关重要,应在每道题旁边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关键点;3. 对久思不解的问题,可请教高手或做标记,留待日后解决(我后来甚至忘了曾经有不会的题目)。
数学某种程度上类似练习书法,起初可能只能模仿大师之作,但通过反复训练,你会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就像书法中,当你达到一定境界后,即使面对未曾尝试的新类型题目也能游刃有余。
10月16日至11月10日:复习全书完成后,开始了让人望而生畏的660题。别因其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而掉以轻心,每道题都经过精雕细琢,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极具价值。尽管题目设置恰当,深入研究每个问题的核心很有意义,尽管真题难度与此相距甚远,关键是掌握思想方法。我大约做了20多天,但有些题目后来未能重新回顾,导致遗漏了一些知识点,所以建议提前开始复习,以便有更多时间调整计划。
11月11日至11月20日:从光棍节那天开始,我着手真题,用10天时间每天完成一套试卷。由于许多题目在复习全书时已接触过,因此真题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水平。对完答案并修正错误后,只需反思错误题目的解题思路。当时成绩大致在120-140分之间,没有出现严重失误。一方面,历年真题相对较易;另一方面,平日训练心态轻松,3小时答题过程愉快无比。那时每天早晨醒来最期待的就是做数学真题,那种感觉如同热恋一般。
11月20日至12月23日:我强烈推荐的一个方法是数学模拟套卷练习。在这个阶段,每次做一套模拟题,就能复习各章的重点内容。虽然无法覆盖所有知识点,但模拟题的编排有一定规律,能随机复习到重要知识点。需遵守以下原则:1. 每套题限时3小时,时间到即停笔,对照答案自行评分;2. 严格遵循考研数学的考场规定,禁止查阅资料、交谈、求助或嚼口香糖;3. 采用交错训练法,不同老师的题型风格各异,比如先做两套张宇的,再做两套李永乐的,以此循环,能增强适应性,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今年考研数学风格变化较大,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题尤为棘手。对此,不断练习模拟题,遇到新题,提升解题技能至关重要。同时,模拟实战让你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小时内,应优先处理相对简单的题目,过于困难的可暂时放下,策略需要在平时训练中积累。这段时间内,你也需要锻炼书写规范,例如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提供与考研相同的答题纸。合工大的几套试题非常有价值,我在考场上解答高数部分时格外顺利,因为那些题型几乎都在之前15套卷中遇到过。因此,我仅用1小时20分钟完成了高数大题,剩下约1个半小时解决线代和概率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我主要是吸取了几个前辈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特点做的。背单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我也努力过,基本上看了一两遍吧,后来也买了张健的那个大黄本。买两套就够了,虽然说你要多做几遍,可是时间真的不太够用。我每天的时间用来学习的也不是太多,相比较而言。只做真题,多做几遍,这是经验一。第二就是按专题来做,我是先做的翻译,然后是阅读,然后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型,最后是作文。每个专题做完都要总结,总结比做题重要,做题才花多少时间啊,最重要的是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搞明白,文章结构和思想搞明白,题目的类型以及应对方法都搞透。常常走在路上思考你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调整,这点也很重要。英语大体就是这样,出效果很慢是英语的特点,不过要坚持。大家博取众长吧,多看看别人的观点,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还有,如果你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建议还是背背真题的阅读理解,专业课我不提倡背,英语可灰常提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控制系统的行为和设计方法。在备考阶段,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比如系统、信号、稳定性、反馈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思考它们背后的物理意义。
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是核心内容。需熟练掌握系统的时间域分析法(如拉普拉斯变换)、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工具,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部分内容繁杂但规律性强,需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对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也应有所了解,虽然在初试中涉及不多,但在复试或者未来的学习中会更为重要。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难点也是重点。PID控制是最基本的控制策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参数整定是必备技能。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也需有一定的了解,尽管可能不需深入研究,但至少要知道它们的存在及其大致应用范围。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解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参考经典的教材习题,也做一些历年真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也很关键,尝试用MATLAB等软件模拟控制系统,直观感受控制过程。
好的笔记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这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