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导演了圣诞档的崩盘?

是谁导演了圣诞档的崩盘?

2025-01-06 动态更新

刚刚过去的圣诞档期,内地电影市场创下了近十五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票房总额为 8026 万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2011 年国内银幕数只有六千块,而现阶段这一数字则在八万块左右。

电影数据的大幅下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毕竟这是一个理论上最受益于口红效应的行业。

可在针对影市遇冷的分析中,放眼望去尽是荒腔走板的外行论调:有的倒果为因——如没有新片上映;有的不懂装懂——如电影质量不行;还有的尽显幸灾乐祸之能事——如电影干不过短剧。

以上说辞以其不专业的程度来看,原本不值得一辩,无非是本就不看电影的人在相互印证自己的偏见。但由于它确实能在 " 小圈子 " 里 " 蛊惑人心 ",造就一批自以为是的 " 懂王 ",又还是存在略作澄清的必要。

我记得王小波说过一番话,大致意思是,每当碰到有人装蒜,就一定得有人出来说一些令他不舒服的话,不是为了改变他,而是要让这种人知道,大放厥词是有代价的。

1

影评人波米对 2024 年圣诞档数据滑坡的分析极具建设性。

首先,他认为" 大盘缺新片 " 的说法是因果倒置。

真相不是没有新片上映,所以档期拉垮,而是档期先垮了,所以没有新片涌入。

其次,他认为国内的圣诞档在 2021 年就已经名存实亡。

之所以今年才被大家意识到,是因为前两年的平安夜恰逢周末,尚有 " 非工作日 " 这个遮羞布。而一个成立的档期,完全可以排除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如今的圣诞档已经不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2021 年的圣诞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头一件事,是电影《长津湖》超越《战狼 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造就了一句影响至今的网络流行语—— " 看完《长津湖》,再无圣诞夜!"

说到这一点,我可以提供一桩近日经历作为参考。

平安夜当天打车,刚一上来,司机非常健谈地聊起了圣诞,说上海今年的节日气氛很淡,几个热闹的商区几乎没客人。

我问:"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司机讲:" 你没刷到《长津湖》和平安夜的短视频吗,我一打开手机都是这些。" 我告诉他:" 那是因为你看完了这个视频,算法就会一直给你推同样的内容。"

在我看来,这场意外的对话其实是一个验证电影媒介属性的鲜活案例。都说没人看电影,但一部电影在社交媒体的持续发酵,甚至会令一个重要节日的商业活动降格。

这一点,游戏做不到,短剧做不到,短视频仅靠自己的站内内容也做不到。

2021 年圣诞档的第二件事,则是电影《平原上的摩西》在预售票房大好的情况下宣布撤档。

虽然出品方已将片名里的 " 摩西 " 改成 " 火焰 ",但仍未避开好事者的口诛笔伐。《平原上的火焰》的临时撤档,在业界引发了一轮寒蝉效应,令后续的重磅新片不再选择圣诞档发行,这宣告了这一传统贺岁档的事实性消亡。

在这两部电影一扬一抑的际遇之间,也正贯穿了近年影市起伏的隐秘线索。

2

在我看来,当前导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不佳的矛盾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持续数年的疫情,令电影行业没有生产 " 重工业大片 " 的条件,客观上导致了卖座电影的供不应求。

这一周期性的困难,会随着时间自然缓解。在马上到来的 2025 年春节档,就已经定档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 1900》等多部足以拉动观影人次的 A 级商业片。

其二,是产业下游的不确定性增加,法定流程受舆论干扰严重,表现为取得公映许可且进入院线发行的电影,常于公映前撤档。

当然,一些片方基于错综复杂的商业考量,也会选择主动撤档。但越是那类制作与宣发费用都很高的项目,越不可能借由更换档期炒作。原因很简单,选定的档期往往都是有讲究的,宣发上投出去的成本也会被白白浪费。

大片的操盘手,最看重的东西就是确定性。而电影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多寡,也依赖于规则机制是否稳固。如果市场遍布不可知的意外风险,那就相当于变相驱赶长期参与者。

简单说就是,越是大片,越折腾不起。小片还有概率投机取巧;可几个亿投资的大片,一旦灰飞烟灭,对产业的负面影响便难以估量。

所谓 " 尊重创作者个性,尊重电影产业规律,营造开放、公平、法治化的投资环境 ",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决定了第二个矛盾到底是一轮周期还是一股趋势。

其三,则是充满戾气的舆论生态,这一来自网友的阻力,同样会反向作用于上游生产者与相关管理部门,而它亦是在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越来越多的吃瓜群众,希望在一部电影上映前就掌握评判权。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封神第二部》推出第一款预告片后,便有人拿着预告片里的截图在网络开黑,主题直指特效廉价,称魔家四将的效果看上去不如《黑神话:悟空》的相关造型。

为什么说这种指摘非常轻浮呢?

要知道一个魔幻、史诗性质的视效大片,预告片和正片的效果相差甚远,说是两种东西也不为过。

精良的特效需要大银幕去呈现,且不说 IMAX 银幕或其他规格的巨幕,至少得是一块正经的电影银幕,这不是电视屏幕或手机竖屏可以比拟的。一张截图看着不好,那是手机只能呈现出那种效果。就好比拿着望远镜去看巨人,四大天王在镜头中也不过是土行孙。

所以,这不是一个审美问题,而是一个智识问题。

另外,游戏和电影对特效的要求不一样,对人物造型的要求也不一样,拿游戏类比电影本身就驴唇不对马嘴。试想《黑神话:悟空》问世的时候,如果 86 版《西游记》的原著粉以剧集里的设定去抬杠,给它各种扣帽子,这款游戏还能收获那么多好评吗?

何况对于电影来说,特效只是内容完成度的其中一个方面,因为特效而提前批评一部没有上映的电影,实在是肤浅而草率的行为。

类似舆论干扰风评的现象,还存在另一个趋势:即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中批商业片,在大成本与小成本中批大成本。

比如同样是讲国内的外卖行业,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上映后就恶评如潮,而新导演刘泰风的《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就收获了整齐划一的好评。

这两部电影我都看过,应该说角度不同,各有表意——前者着重于表现人的困境,是心理派的典型拍法;而后者则深入困境背后的运行机制,有着鲜明的社会派属性。

实事求是地讲,从类型的完成度与主题的丰富度来看,显然是《逆行人生》做得更好,这不是两部电影拍法的优劣,只是创作者具体经验的厚薄。

然而,我的这一观察,并不契合两部电影同期上映时的口碑。造成这样的结果,固然有评价人数所起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个简单粗暴的打分逻辑:《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是文艺片,而《逆行人生》则是商业片。

这一代网友身处被污染的信息环境,普遍具有一种预设的立场,即对资本、商业、公司、市场等概念不以为意,一部电影只要被扣上了这些元素,仿佛就是不怀好意来圈钱的垃圾。与之相对,只有那种几乎无人问津的赔钱之作,才值得他们去好好珍视。

但真正会去电影院的观众都明白一个道理:电影的质量和规模、类型、属性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大投资的电影也可能极具艺术价值,一部小成本的电影也有概率是彻头彻尾的垃圾。

正是由于以上几点矛盾的存在,使得当前的中国电影无法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其票房潜力被大大抑制了。

3

其实以中国电影 2024 年的概况来看,几乎每个月份都有好电影,类型之丰富、品类之多样、风格之多元,甚至超过往年。不仅如此,在进口片的审批方面,过去的一年也大开绿灯,为中国观众引进了不少海外佳作。

有些人对这一现状感受不到,那是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关心电影,只会装模作样地点评 " 没有好电影 ",可你问他什么是好电影,他八成只会哑口无言。

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今年上映了这么多电影,却无法有效提振票房呢?答案就是前面说过的:因为它们大多是丰富市场的辅助元素,却不是振兴市场的生力军。就像一个人只吃配菜不吃主食,过后很快就会饿。

我们并不是缺好电影,只是缺能够吸引大众入场的主流商业大片。如何把中国电影的主食重新端上桌,造就一席飨宴,则需要全社会往正确的方向加把力、不回头。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是谁导演了圣诞档的崩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