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关键选择题,书不在多,看一本就够了,关键是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之上能多看几遍就多看。第一遍看的慢也没关系,我看书慢就着急,我当时这样告诉自己,弄懂了哪怕只要一遍就够了,也不要囫囵吞枣看很多遍,那样根本没用。关于是否做题,我个人觉得最好把做题的时间省下来放下理解红宝书上,书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后期看时间安排在做题。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但做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犯一个大错每次错完不愿分析,导致后来还是反复错。譬如后期,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大题资料来背,一般都是背肖四在加上自己选择的其他资料,如果前期书理解的透彻,背起来很快。最好,模拟题的大题自己想一想怎么答,特别是哲学,哲学要答的论点其实总结起来不多,同学们可以在看哲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总结下,在看看模拟题关于哲学部分的题怎么用到这些观点的就可以了,自己做总结。 主观题部分,我要疯狂推荐肖大大。说实话,主观题我只熟背了四套卷,八套卷看了很多遍,虽然不能完全复述,但大概的答题角度自己都熟。主观题我从11月份开始看,从真题入手,总结了设问的角度以及答题的角度,然后只做了八套卷和四套卷。主观题不管是看哪位老师的,都一定要背,因为一些套话在考场上一定会用到,所以肚子里必须得提前背点东西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前期复习的时候就要把基础打好,看课本,看复习全书,认真做复习全书上的每一道题,不会的题目最好用醒目的东西标记一下,以后就会重点复习该题型。我一般把复习全书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写解题过程,这样不至于让复习全书的答案影响到我做题的思路,最后竟然整理了四个笔记本,哈哈。第二遍依然认真看复习全书,查漏补缺每个知识点,把标记的题目重新做一下,仍然不会的就再用其他颜色重新标记。整理每章节内容,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一下最好。第三遍就相对轻松,把不会的题目,遗忘的知识点梳理一下,最后整体把握。数学要注意思路逻辑,没思路就不会解体,所以最后整理一下不同的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比如求不同结构类型的极限对应的方法也会不同。数学真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完,不会的内容再次梳理,举一反三。。模拟题是后期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利器,市面上的模拟题不少,有时间就尽量做,做的越多越好。其他的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性地做,比如李永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重点放在单词和阅读上。单词方面,三月份就开始背单词。单词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背完几遍以后,可以把自己还不熟练的写在小本子上,这样在很多闲暇时间(例如上厕所期间……)都可以记单词,这样就不需要花额外时间记了,我是在暑假完成这项工作的。阅读方面,刷真题刷真题!第一遍不需要太快,我是很着急的人,所以都是要求自己一晚上就是4篇阅读,阅读用书就是张剑黄皮书,20年真题,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先做后十年真题。建议大家买试卷版的,这样用起来很方便,阅读一开始做,你可能完全不懂出题人的脑回路,错的一塌糊涂,我经常就是一篇就对1,2个。这时候总结就很重要!每一篇都要认真总结,不会的单词,长难句,还有一些出题人套路,第二天进行背诵。第一轮做完后,在刷第二遍之前,可以有意空出一段时间,将第一遍的答案都忘掉,在这期间,我刷了张剑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题目难到怀疑人生,也没有做完,挑几篇重点的总结经验。后来就二刷真题,这时候应该就会出现质的飞跃,2010年的,我记得我就错了2,3个。新题型我大约11月份才开始准备,用的就是阅读150篇里的新题型,一天3-4篇,遇到容易的就很快,难的不仅慢,还会错,后来又做了真题里的新题型。其实新题型挺看命的,抽到容易题大家都皆大欢喜,难题,很多人都会全军覆没。翻译也是看的150篇,完型就只是练了练真题。作文,看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辅助何凯文的作文书,对每个话题都进行了自己整理,然后一天背2-3篇左右,基本都是背的历年真题范文,后期可进行默写。ps今年小作文我几乎就是默写上去的!所以作文没有好办法,一定要多背,量变变质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比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牛顿粘性定律、伯努利方程、傅立叶定律等基本物理原理,这是解决化工过程中流体流动、能量传递等问题的基础。
对热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状态参数、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吉布斯自由能等来判断反应自发性。这部分内容需深度思考和大量的习题练习真正掌握。
再者,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学习中,我会特别强调膜分离、吸收、蒸馏等基本操作单元的理解和计算。例如,了解亨利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理解拉乌尔定律和弗劳德-利特伍德方程对蒸馏过程的影响,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应用”是最好的方式。对每个概念,不仅要理解它的含义,还要尝试用它去解释或解决问题。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案例分析和模型构建也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和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提升表达和交流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合,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