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备考不必过早开始,稍晚一些集中复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它也是考研中相对较为轻松的部分,无须过度忧虑。肖秀荣老师的考研系列书籍(如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时事汇总)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认真做题,尤其在后期熟记肖8和肖4的大题,通过考试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有望获得高分。我个人认为,除了通读一遍精讲精练外,关键在于听老师的讲解并反复练习1000题(首次做题用作业本记录,第二次依然如此,第三次才直接在书上做,第四次仅回顾错误题目)。此外,努力背诵肖8和肖4,当年的几道大题几乎都能在最后四套卷子里找到踪迹。
考研英语方面:
使用红宝书来攻破英语单词,其实学习英语的关键是先积累词汇,然后通过练习来培养语感。选择哪位名师的题目并不太关键,重要的是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临近考试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新的题型和写作部分。一旦写作时紧张,很可能全篇文章都会受影响。推荐熟记一些模板,并尝试用更高级的词汇替换常见的词语。我也有整理一些解题策略,认真做笔记,并且在考前最后一个月要定时模拟写作完整的文章。做题时一定不要慌乱。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文学,这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度丰富的领域,从先秦到现代,从诗词曲赋到小说戏剧,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我认为,掌握关键时间节点上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是基础,比如屈原的楚辞,杜甫的诗,鲁迅的小说等。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助于深化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我会定期整理时间线,构建文学史的大框架,并凭阅读原著,尽可能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文学理论则更偏重于理性分析和批判思考。这需熟悉并理解各种文学理论流派,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以及它们的核心观点和应用。我建议,凭阅读经典文献来了解各派理论,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福柯的话语理论等。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作品解读中,以提升分析能力。写作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读、思、写”的原则。大量阅读是积累的基础,深思熟虑是提炼的关键,写作则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我会定期做读书笔记,记录下阅读中的感悟和疑问,在图书馆或网络上寻找答案。我会定期进行模拟写作,无论是论文还是书评,都能锻炼我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结合历年真题,找出常考点和难点,进行专项突破。也会参加一些讨论小组或者找导师教,以便于多角度理解问题,拓宽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