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今年考的最糟糕的一科了,可我一直觉得我政治是最好的,这个科目的技巧性是很强的,也存在很大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问题,我的方法可能不适合任何人,因为我开始的实在太早,而且用很强的记忆力记住了课本和每一道题,可今年的真题和前几年都不一样,活的厉害,仅靠着扎实的基础或靠着神奇的“蒙”都无法取得高分,说这些并不代表你可以等10月再开始政治的复习,这么和你讲吧,专业课和英语差距并不会拉开,那么如果明年政治偏重基础,那么政治可能是胜负手,所以只要在大进度来得及的情况下,政治复习必须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早期阶段,我主要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来学习。到了12月,我把数学学习的时间逐渐压缩,通常上午8:30到11:30我会进行第二次数学真题演练(按主题划分),同时复习全书或深入研究我不擅长的部分。每周,我会严格依照考试时间安排,模拟测试两次。在考试之前,我已经完成了第二轮的真题训练,并重新梳理了全书内容。最后的一周,我特别关注并回顾了公式和定义。我的数学参考资料包括:张宇的十八讲和概率九讲,张宇的1000题(高等数学部分),李范的复习全书(高等数学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真题解析,以及各种模拟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应当将真题分为两大板块,首先是文章,其次是试题。针对文章部分,重点在于深度剖析。如何深入理解?首先,你需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作者的观点、写作思路以及整体篇章架构。接下来,深入细节,每个段落的每一个陌生词汇都需要通过查阅字典来理解含义,确保每个单词都熟悉;同样,每个不明词组也需查找释义,务必理解到位;还要分析每个句子的构成和复杂句式,这是解析长难句的关键,确保每个句子都能彻底理解。如此一来,每一篇文章在单词、词组和句子层面上都能得到详尽的研究,当然,试题中的新词汇也不能遗漏。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如单词、词组和长难句,才能有效应对问题。至于试题部分,我认为应该与文章主要内容、作者观点、写作思路及整体结构相结合去审视。对于真题的题目,首要任务是确定出题点,因为考研题目通常按照段落顺序设置。接着快速定位题目对应的部分,思考该问题与文章主题或作者意图的关系。其次,对比每个选项,检查它们是否直接与定位句意义相符,注意,若选项与句子基本一致而非间接相关,则很可能是错误的。此外,一般不会有三个连续相同的选项,而且阅读的第一题通常不选A。第三,完成真题后难免会有错误,为何要等做两遍后再仔细分析?我的建议是,首次完成后标出错误,第二次再做一次并再次标记(两次使用铅笔,错误则用红笔打勾,重复错误次数)。这样,经过两轮,你会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研究题目时目标更加清晰。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答案,都需要明白为何正确,为何错误,并找出错误原因,比如无端臆测、偷换概念、随意增删信息等。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有效地解决真题的答题问题。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点,阅读能力不佳将严重影响考研英语的成绩。然而,采用恰当的方式来研究真题,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逐渐形成对真题的敏锐感知。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多个领域。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如链表、队列、栈、树、图等是关键。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并能够按问题选合适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好排序、查找等基础算法,并能进行复杂度分析。
操作系统部分,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要理解操作系统的三大特性:并发、共享和异步,并能描述各种调度策略的工作原理。内存管理中,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等需深入理解。文件系统则需理解其组织方式和访问模式。
再者,计算机网络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TCP/IP五层模型(现在通常说是七层)的理解至关重要,每一层的功能、协议及工作原理都需掌握。特别关注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和UDP,以及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如HTTP、FTP等。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和事务处理是重点。理解关系模型,熟悉SQL的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操作,了解ACID属性和事务的状态转换。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概念后,凭编程练习来加深印象。例如,自己实现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模拟操作系统中的某些功能,或者搭建小型的网络环境来理解网络通信。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提升应试能力。
持续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也很重要,因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涌现。你阅读论文、参加研讨会或在线课程,保持自有的知识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