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之后才开始看的,我用的政治教材是考试中心编的政治红宝书和大纲解析配套练习,红宝书是划好重点的,很清晰明了。我也翻过政治大纲解析和序列一,任汝芬的序列一比较清晰。政治选择题也很重要的,可以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因为光看红宝书,有些知识点可能只是进入眼睛了但是没有进入大脑。后期冲刺的时候,其实政治也可以不背,只要你把知识点总结清晰了,知识点都到你脑子里了,考试的时候有的写就好了。关键是知识点要归类到位,其次是书写要整齐,每一行最好不要倾斜。
考研数学方面:
参考教材:《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李永乐6套卷》或者是张宇系列的《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9讲》、《8套卷》、《4套卷》。数学是最早开始准备的科目,从大三寒假就开始了,高中时候数学不会拖后腿,但也不是那种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所以我觉得我的备考方法适合数学能力一般的同学吧~
考研英语方面:
当初很多人主张不必特意背单词,主张在阅读中学习单词,我并不认同。如今,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观点:记忆单词的目标并非要求能听、说、写,了解其词源,而是在阅读时能识别出它的意思。我个人的提议是,重点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对于短语,不需要过分纠结于后面接动词ing形式还是todo(因为这主要是针对完形填空的技巧),只需关注那些极其常见的搭配,做到能识别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经济学的基础在于供需理论、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核心概念。你需清晰地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因它们构成了分析任何经济问题的基础。例如,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机会成本则帮助衡量决策的代价。
深入研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行为,如消费者选和企业生产;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体经济活动,如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将这两个层面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再者,掌握模型和理论的应用。例如,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极其重要,IS-LM模型则用于理解利率和产出的关系。在复习时,不仅要看懂模型,还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解释实际经济现象。
实证分析和政策评估也是重要的考察点。这需你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利用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解读,并按结果提出或评价经济政策。学习一些基础的统计学知识,比如回归分析,会对你大有裨益。
持续关注经济动态。阅读《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权威经济期刊,了解最新的经济事件和理论发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答题更具时效性和深度。
在复习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坚持每天定量复习,适时做模拟试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他人的帮助,无论是同学间的讨论还是教师的指导,都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助你突破瓶颈。











